队员手上全是茧
海上训练遇台风
想成为划艇队员并不容易。从2015年年底开始,这20名普通本科生就先后进行体能测试、训练测评和暑期特训,经过五轮严峻的选拔,才最终从260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去年9月1日正式成为汕大海洋划艇队的成员。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成为正式划手之后,迎接他们的还有长达半年的高强度集中训练以及巨大的考验。
宋英明是汕大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他说,在过去半年里,他们每周都会接受核心力量训练和海上实操训练,还曾进行了广东国际划船中心集训和3次海上过夜的长划训练。“魔鬼式”的训练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伤痛,因为大部分划手是徒手划桨,而记者看到队员们的手掌早已布满了厚茧。即使有戴手套,高强度的训练还是会将手掌磨出水泡,甚至血泡。
去年7月中旬,他们来到广东国际划船集训中心,展开一周的高强度训练。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得早起跑步五公里,之后再进行长达2小时的拉划船器和核心力量训练,下午则进行下水划艇实操训练。同样是男生划手的田杰就曾因在训练时膝盖严重受伤,之后在床上躺了将近半个月。
在去年11月份的一次出海训练中,队员们还遭遇了台风。“我们逆风逆水,在海上奋力划行了2个小时,最后大家都累得快没有力气了。”田杰回忆道,他们直到实在没有办法前行之时,才向基地求助。“虽然回想起来有点后怕,但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砺了我们的意志。”田杰说。
掌握多种航海技能
其间学会团队合作
海洋划艇是一项极限运动,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与坚强的意志之外,划手还需要掌握游泳、划艇、急救等技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这群普通的大学生们不仅克服了晕船等困难,还熟练掌握了航海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和技能。
对于他们来说,收获远不止于此。
来自广州的黄莹是汕大理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也是海洋划艇项目的队员。“以前我从不知道自己会晕船。”黄莹眉飞色舞地向记者回忆了第一次晕船的经历:“断断续续吐了快十二个小时,回来就体重轻了五斤。”她告诉记者,在晕船时,队友们悉心照顾她,这也让独生女的她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
队员们都表示,回忆起半年多的训练时光,更多的是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只要大家在一起,再辛苦的训练过程都变成享受。”他们表示,参加海洋划艇项目不仅学会了许多技能,更让他们收获了队员们的友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