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寒假作业,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是跨越几代人的共同话题。
[60后、70后]
年过50岁的魏女士,想起当初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小学放假的经历感触颇深,“当时我们没有什么作业。小学放寒假,学校会布置割草、砸石子一类动手劳动的作业,比如将大石头敲碎成一整筐丸子大小的小石子,供学校修路使用,割草喂牛。”
除此之外,她和同学还捡拾废品勤工俭学,玻璃块、铁块等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在开学时送到废品站换取补助生活的零钱。
“70后”沈阳市民李先生说,小学时候的寒假作业就是两本语文和数学练习册,一共30来页,放假前四五天就能写完,同时,老师会布置几篇命题作文,字数要求三四百字,或写人物或写动物或写难忘的一件事,写完后就可以尽情玩耍。
高中寒假,留给很多“70”后印象很深的是,老师都会发一些油印的习题卷子。很多同学都一声叹息,语文、数学、英语各十来份,一个寒假都在写卷子中熬过,满手都是油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