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节特别策划——我和老师不得不说的故事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秋风送爽又一年,8月的花木依然葱郁着,8月的色彩照样流动着,再过20天,我们马上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第27个教师节。
27年,弹指一挥;27年,沧桑巨变!从早年的“臭老九”到如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为有了他们,无数的孩子们才得以告别懵懂无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今起,本网《教育周刊》向全社会征集与教师有关的故事,无论是在校还是已经离开校园,您都可以把您与老师之间发生的难忘事讲述出来,或者说出您平时对老师不敢说的话,与大家一起分享您和恩师之间的美好回忆。
即日起,您可以将“我和老师不得不说的故事”写成文字,发邮件至hxyfzu@163.com,也可以登录海都闽南海角五号博学堂(http://www.ihaij.com)留言。
You can do it better,why not?
高考前,因为不满班主任的做法,我开始接二连三地逃课。大家都在紧张复习的时候,我却有一节没一节地“流浪”在学校之外。班主任已经对我不抱希望,虽然之前我的成绩基本都在年段前十,她也曾经把我当成重点培养对象。但经过此番“对抗”之后,班主任宣称我要考上大学很难。
对于自己是否能上大学,当时的我并没有特别在意。青春期的孩子,总是那么叛逆,总是觉得“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就一事无成了吗?很多长辈不知道,所谓叛逆的行为,其实是我们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某些人和事的看不惯,并不针对所有。
比如除了班主任的课外,英语和语文老师的课我基本都不缺席。语文不需要做很多题,背诵的东西也不多;英语考试也没有因为有段时间不学而低于120分……
可是那一次,英语老师留在试卷上的那句话,把我的故作冷漠一点点撕开。“You can do it better,why not?”(你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
简单的填空题,本来不可能错的,我却失分了;应该变换时态的动词,却原封不动抄了上去……虽然总成绩不错,但如此低级的错误,英语老师已经看不下去了。我想他看不下去的,不仅仅是这张试卷,还有我伪装已久的不屑、冷漠以及对自己前程的玩弄。他懂的!
是的,本来我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呢?我可以一如既往地优秀,以胜利者的姿态傲视那些看轻我的人,为什么我要看轻自己?
老师鲜红的笔迹如烙印般刻进了我的心里,我把那几行字小心地剪了下来,夹在本子里。我不会像书本上说的“遇到困难就翻开来看,给自己力量”,我觉得那是一种做作。我需要的是——知道有人肯定我,关心我。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年轻也是一个优点,敢于犯错,敢于认错,敢于改正。此后的日子,虽没有大彻大悟般苦读,但能够拾起往日的基础,高考也不至于让我后悔。儿时梦想的北大不敢奢望,转而投向周总理的母校,也算没有辜负大部分人的期望。
但正如人们所说,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而它们之间的差距,在于理想属于个人,如果你想通了,随时可以更改;现实则不然,它可能是一道又宽又深的沟壑,难以跨越却又很容易掉进里面。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也“收获”了现实——学费从哪里来?
连日辗转亲戚朋友家,我几乎想将通知书撕碎。有一天晚上,英语老师找到了我,递给我一个信封:“我是存定期的,提前取的话少一两百,所以现在才给你。”
14年前的2000块现在值多少钱?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当时老师刚工作没多久,家有父母和弟妹。而当时我的大学学费是一年3000元。
4年里,我没有跟老师联系。直到毕业后,我找到工作,才登门拜访,顺便还了钱。但我知道,还钱容易,还情却难。此生此世,这份情,永远只能铭记,无法归还。
教师节即将到来,我想对您——长泰一中叶毅耿老师说一声:谢谢!教师节快乐!(没那么简单/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