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学习问题”困扰新生“迷茫大一”凸显新生教育缺失

迷茫的大一

  “学习问题”成为59.6%的2010级新生和52.2%的2009级新生入学后遇到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36.2%的2010级被调查新生表示入学后“缺乏学习动力”,2009级新生有着同样感受的则占到29.5%。“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的2010级新生占32.4%,2009级中该比例为26.2%。

  麦可思的相关专家分析说,国内的高中教学方式和大学教学方式差距较大。进入大学后,松散的教学管理、讲座式的授课、师生之间不频繁的沟通模式和不经常出现的学习反馈,都会让一些新生感到难以适应。

  武汉一所理工类大学高教研究所的李老师将此称作“迷茫的大一”。

  李老师曾经和被学校劝退的学生做过交流,让他惊奇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毕业后你想干什么?”

  在李老师看来,小学、中学阶段,这些孩子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就是考大学,家长和老师所有的引导也基本上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进入大学,他们的目标和压力一下消失了,没有新的导航,自然会出现学习目标的模糊。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二大难题,2009级新生遇到人际问题的更多,达41.3%;2010级略低,为38.2%。人际问题中,主要压力来自异性和室友。近两成的2009级和2010级新生“交异性朋友有困难”,一成多的新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

  “学校生活条件不方便”、“学校食堂饮食不习惯”、“与他人作息时间不协调”是新生遇到的三大主要生活问题。在接受调查的2009级和2010级新生中,有着类似困惑的新生均超过一成。

  事实上,这些细节问题同样导致了“新生不适综合征”。

  今年年初,山东工商学院心理咨询室对上半学期接待的500多名学生做过统计,其中六成是大一新生。

  有媒体资料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学退学人数的50%左右,大学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中,70%以上的人在入学初期有适应不良的表现。

  叶紫君说,在国外,评估大学质量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去问学生‘如果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否还会选择现在的学校?’”

  在麦可思的调查中,2009新生和2010级新生入学3个月后对大学的满意度分别只有22.5%、29.6%。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