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谁家的孩子“早当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中国人的一句俗语,《红灯记》里面李玉和也唱过。作者乔志峰反弹琵琶,他不但看到穷人孩子能早当家,也看到富二代和官二代也能早当家,由于资源、条件上的优势,这家当得比穷人的孩子好,家当也越当越大,远非穷人的孩子能比。这趋势如果不仅仅是一种担心,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就很令人忧虑了。

骆伟科和他生病的母亲

  少年徒步600里到广州擦鞋筹钱救治脑瘤母亲。妈妈长了恶性脑瘤无钱医治,爸爸又已病亡,13岁少年骆伟科只身徒步300多公里到广州,在广州大道以1元给人擦一次鞋来挣钱救母。姐姐骆倩萍说,虽然听人说话已经很费劲,但妈妈清醒时曾对弟弟说:“生出你是我的福分。”(6月10日《广州日报》)

  能够生出小骆这样的孩子,确实是母亲的幸运。孩子不仅懂事、坚毅,还孝感天下,得到了媒体和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广州一家医院将绝症母亲接到了广州,并决定尽量减免收费。而据常理推断,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很可能也会高调行动起来“锦上添花”,为这个可怜的家庭送上“政府的温暖”。当然,此事或许也会再次引发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的大讨论和大反思,但喧嚣之后必将复归平静,一切继续按既定轨道运转,制度坚冰很难有哪怕一丁点的松动。

  13岁的孩子就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孱弱的双肩又怎能负荷这沉重的苦难!同一天的媒体上,还有另一则新闻同样令人唏嘘不已:在西安市东郊,两岁半小朋友杨浩然的童年是在爸爸妈妈的菜摊上度过的,她甚至已经学会了装菜、过秤、找钱,像个小大人的她俨然已经成了那个菜市场的小明星。不少网友都说要去买她家的菜,“碰到她绝对不讲价”。两岁半的小孩,父母当然不会指望她能帮多大忙,但当别的小朋友在享受着万般呵护的时候,她却已经学会了“养家糊口”的“技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最早说这话的人确实是个天才。到网上搜了一下这句话,找到一组照片,看了以后说不出心里是啥滋味。有兴趣者可以自己搜来看——但愿你能忍住眼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已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苦难史的一部分,没啥值得多说的。然而,毕竟现在是21世纪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不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他更多版本的“XX的孩子早当家”也横空出世了。试举几例吧。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