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育“加减法”,为学生真正“松绑”
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除了从细微处着手进行制度建设外,还要改变应试教育理念,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
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德芳看来,中小学推迟上学时间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际措施更有意义。他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为学生减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形成一个宽松愉悦、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切实改变‘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武汉辅仁小学校长单凌燕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认为,中小学生睡眠看似小事,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整个社会关注。“从长远看,减负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好‘加减法’,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学生评价、家庭评价、教育督导等举措严格落实‘减负令’,尽可能根据学情,因人而异分类或分层布置作业,减少同质化学习负担,减少学生进行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时间。”(记者 李澈 程墨 潘玉娇 李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