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政策 > 正文

减少高考科目未必能减负 专家解析教育政策

来源:新快报 2013-12-16 17:13 http://www.mnw.cn/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海峰称:

  “减少高考科目,也不一定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对于一流学生而言,即使只考一科,他们也会努力到极限。”昨日,粤辽申高中校长第三届高端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参与了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制定的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直言不讳。他认为,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是“基于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因为“难避人情”。

●难点
外语一年多考和不分文理科

  粤辽申高中校长高端论坛是广东、上海和辽宁三地联合举办的、年度召开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校长论坛。对参会的高中校长来说,当下最为关心的无疑是高考改革。为此,论坛特别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作主题报告。

  本月初,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将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新措施。“我个人认为,不会有更新的特别政策,明年出台时只会是更具体。”刘海峰透露。

  刘海峰对本次改革要做的工作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其中,较为容易的是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注册入学和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有一定难度的是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减少科目和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考几次,怎么考,怎样才能让成绩表达更科学,这些都需要仔细研究。”

  刘海峰说,减少高考科目,不一定能减轻想上高层次大学的考生的负担。因为要想通过激烈的竞争考上一流大学,考生都会竭尽所能,这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规律。而科目太少的话,势必导致试题难度不断增加,不得不出偏题或怪题,否则无法区分选拔优秀考生。

●担忧
高考综合评价难防人情介入

  改革中难度最大的,刘海峰觉得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技术性改革容易,不会冲击根本的东西。但在现有条件下,多元录取很难防止人情介入。”他预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统一考试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仍将成为中国高校招生的主体。

  那综合评价要不要推?要!不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挂钩也存在难题。如果是软挂钩,也就是录取时只作为参考,可能会形同虚设;如果硬挂钩,在录取时占有一定比例,又有可能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为“小高考”。

  他表示,高考改革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要谨慎操作,做好试点后再逐步推开。

责任编辑:hdwmn_lw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京市教育局
  • 2025年上海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上海招考热线
  • 遵义市招生考试网官网 2025年遵义中考成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年前5个月 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 乐峰百亩“黄金笋”迎来采收季 南洪路一右转车道实现“机非分离” 南安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 南安籍印尼华侨王国明逝世 喜迎食博丨成都市新津区考察团到漳州龙海 龙海区检察院:法治护航成长,共筑家庭保 长泰后坊村幸福院:托起稳稳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