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三彩马眼睛上看“匠心”

来源:新华网 2018-08-22 18:39 http://www.mnw.cn/

  新华社郑州8月21日电 题:三彩马眼睛上看“匠心”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8月1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右)在指导徒弟修胎。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马腿上的肌肉线条不仅要流畅,更要符合马腿发力的状态。”在河南省孟津县南石山村高水旺艺术馆,董军安正在打磨三彩马,从早上8点开始,他对着一条马腿打磨了两个小时。

  “高大师非常挑剔,任何小毛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53岁的董军安是南石山村附近的农民,尽管已有30余年三彩马制作经验,但是提起“高大师”,他依然佩服。他口中的“高大师”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

  记者很快见识了高水旺的“挑剔”。只见他走进作坊,围着三彩马细细端详,“眼睛不对,眼珠要往前看,而不是看两边。”随即,他拿起刻刀,顺着三彩马的朝向从后往前发力,在三彩马的眼珠上轻轻一推,眼珠的方向正了。“点睛很重要,眼神对了,马的神气才能出来。”他解释道。

  高水旺是土生土长的南石山村人,上世纪初,距洛阳20多公里的南石山村就兴起烧制唐三彩的热潮。“很长一段时间,村民只是为了养家糊口。”高水旺说。1980年,高水旺高中毕业,在家务农,农闲时就钻研唐三彩烧制技艺。7年后,他烧制出第一件自己满意的唐三彩作品。

  “有些人急功近利,只想趁着市场火热赚快钱。”董军安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仅南石山村就有100多家唐三彩作坊,但延续至今的不多。不管市场如何变化,“高水旺”这块招牌长盛不衰。

  一个小时过去了,董军安的马眼睛雕琢完毕。高水旺又来了,“不亲自把关,高大师不放心。”董军安说。这次,高水旺又挑出了毛病,“眉骨要高一点,眼眶的纹理要勾勒出来。”

  董军安揉搓小泥块,再次在马眼睛的位置不断“折腾”,拇指大的地方,他反复修饰了数百次。“当徒弟必须得虚心,烧制唐三彩,没有20年苦功出不了师,有些年轻人嫌脏,嫌累,嫌赚钱少,很难静下心来学。”董军安说。

  说话间,高水旺又来了,他对着三彩马仔细打量,“眼珠不能掉出来,不是瞪大眼睛马就有神采。”高水旺蹲下身来,开始对马眼睛进行新一轮修饰。

  此时已过中午12点,高水旺下午还要赶赴外地,他的合伙人田申申不断催促。高水旺双眼盯着马眼睛,手中刻刀运转飞快,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只是额头不断冒汗。

  近半个小时后,三彩马的左眼终于做好了,高水旺放下刻刀,准备出门。走到门口,他还回头叮嘱董军安要把三彩马的右眼调整好。

  高水旺今年已经60岁,30余年来,经他指点的唐三彩匠人有数百人,但他说称得上弟子的不过两手之数。他对唐三彩的传承有些忧心,“很多人守不住匠心。”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非法收受财物3.43亿余元 吴英杰一审被判死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柴高潮、张琨明、徐全生
  • 南、北洪涝偏重 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特朗普否认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 俄强硬 缅甸警方在中北部地区缴获大量毒品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上半年3.33亿人次出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上 特朗普:乌克兰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打击目标 惠安县政府县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特朗普宣布对印尼征收19%关税 世贸组织预测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