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环境不如前,男子汉的身体也变虚了。昨日,有江苏媒体报道称,在江苏、上海等地,上班族精子的合格率不超过二成。
虽然,报道中所谓的“合格率”,对应的是比正常生育标准高得多的“捐献标准”,但是报道中同样提到,江苏、上海等地男性的精子质量确实在下降,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在厦门医生的眼中,精子质量下降是个普遍现象,不过,由于精子质量标准也在下降,所以精子“合格率”如今究竟是升是降,还不好说。
精子质量、标准齐下降
“90%左右。”昨日下午,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沙艳伟,为记者估算出这个建立在正常生育标准基础上的精子合格率。这个估算的样本,是这几年到市妇幼保健院做育前检查的众多厦门男性市民。
单纯从数字上看,沙医师认为这个合格率“不见得比以前低”,但实际上,随着检测手段的更新换代和参数标准的下降,加上福建省内至今没有精子库,所以这个合格率和以往的估算“并没有可比性”。
沙医师告诉记者,从近年来的数据上可以发现,精子质量比以往确实在整体下降,但是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在降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第五版人类精液检查标准,“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三项参数的合格下限分别是15×1000000/ml、32%和4%,而1999年发布的第四版标准,这三个参数的合格下限分别是20×1000000/ml、50%和15%,新版标准的降幅不可谓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