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政策如何精准滴灌,产业项目如何精准对接,要素资源如何精准配置,落地服务如何精准发力?这场培训让厦门招商干部心中更有“底”、手上更有“招”。11月11日至13日,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市商务局(市招商办)联合举办全市“招商引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90余名来自全市各区、市直单位、重点国企及宁夏泾源、彭阳两县的招商骨干齐聚一堂,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的产业攻坚与招商堵点开展系统学习和深度研讨。
招商引资是城市经济工作的“动力源”,是积蓄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抓手。本期培训班是市委组织部2025年度干部教育履职能力提升重点专题班之一。培训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通过前沿理论授课、典型案例剖析、实战场景演练,为锻造“懂产业、善谈判、能攻坚”的复合型招商队伍注入新动能,为“以招商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发散“新”思维
如何引项目育生态 高端智囊团解锁新密码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下的招商,已从传统“要素拼抢、政策依赖、单一引进”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生态竞合、专业赋能、协同培育”。培训紧扣这一变革趋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干部岗位实际设置课程,集聚苏州、杭州等城市招商实务专家与本地学界业界精英,为学员带来一场技能提升“盛宴”。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苏州市原副市长杨知评分享《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与体会》,揭秘园区从“中外合作样板”到“高质量发展标杆”的招商密码;浙江省商务厅原副巡视员、浙江省口岸协会驻会副会长宋东舢以《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园区建设、招商选资与产业升级》为题,深度拆解浙江“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三位一体模式;杭州市商务局原副书记、副局长朱菁详解招商引资全操作实务,讲授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创新模式应用经验。
本地分享同样精彩: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礼智立足学术前沿,解读新时期招商策略迭代方向;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眭国瑜分享二十余年一线招商实战经验;福建省税务学校原副校长、北京财税研究院研究员蔡少优聚焦合规底线,详解招商涉税风险与合规操作要点。
培训聚焦国际视野、国家战略与技术前沿,深度解读新质生产力对招商工作的影响,引导学员依托厦门产业基础与平台优势,接轨最新招商理念。通过其他地区实践案例与厦门发展实际的深度碰撞,为我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高质量开展招商工作提供参考。
锤炼“实”本领
课堂变为“实战赛场” 既传理论更练实操
“实战能力”是招商队伍建设的核心。培训打破“单向授课”模式,设置模拟招商课程,既“传理论”更“练实操”,将课堂变为“实战赛场”,让学员在沉浸式推演教学中破解堵点、提升本领。
模拟招商围绕项目商务谈判、土地要素保障、产业链配套等真实场景设计案例,学员分组在实战演练中锤炼谈判攻坚能力,知名专家担任点评员,从方法应用、临场表现、应对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总结招商引资实务操作技巧。
立足合规发展底线,培训设置招商合规课程,通过真实案例详解合同涉税条款设计、优惠政策兑现监管等,引导学员树立合规的底线思维。同时邀请基层招商“老兵”传授“全生命周期服务”经验,从项目对接、落地到运营全方位讲解“留商”“安商”技巧,让学员既懂“选资”更懂“服务”。这一系列实战化教学安排,帮助学员提升产业解码能力、要素整合能力、风险研判能力和跨界协同能力。
激活“干”动能
凝聚奋进共识活学活用 以实干实绩做好招商答卷
“通过培训,我们更明确了‘生态招商’的重要性,下一步将聚焦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上下游优质项目。”厦门市工信局学员说。厦门市商务局学员表示,“培训让我清晰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招商既要懂技术、懂产业,更要懂服务、懂生态,我将把所学运用到招商中,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厦门自贸片区学员提到,“模拟谈判环节让我学会了平衡企业需求与区域发展,今后将用更专业的谈判技巧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宁夏泾源参训干部感慨,“课堂上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实战经验及厦门的招商理念,为我们开展特色产业招商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我市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优化招商干部教育培养体系,深化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聚焦“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重点细分领域,深耕产业链招商、生态招商、平台招商,切实推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实际行动,以高质量招商赋能高质量发展。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邹建凡 张彦娜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