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浪潮汹涌的当下,乡村与城市的边界似乎日益模糊,但人们内心深处对田园牧歌的向往却从未消减。近期,翔安西岩山都市田园的水稻田、向日葵花海“火出圈”,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多维度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为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乃至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翔安区高度重视翔安西岩山都市田园项目,迅速整合力量、组建专班、专题调度,第一时间策划生成该项目。这种高效的执行力,源于对政策方向的精准把握和对民生诉求的积极回应。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统一引导,工作专班驻点“分片包干”,这种管理模式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租用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国企下设农业公司负责运营,返聘农户参与种植,既保障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又让农民成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了政府、企业与农民的三方共赢。
项目以农业为基础,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种植向日葵、玉米等特色作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地景观;同时,结合文化与旅游元素,策划生成了农文旅体验区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项目以“农业+文化+科技”为主线,举办“稻浪艺术光影秀”“向日葵艺术市集”等活动,将现代光影艺术、地方文化表演、非遗展示、特色美食与亲子体验有机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种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品牌影响力,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相关活动累计吸引客流1.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9倍,市集盈利由负转正,推动了本地农产品销售与农民增收,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
项目通过发放土地流转租金、兑现正向激励资金、提供本地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街道内上百名农户参与种植管护,累计发放工资性收入和补贴超150万元。这种让群众在项目中获益增收的做法,激发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项目创新举办“大学生田园创意设计季”,面向各地高校学生开通视觉设计、环境设计、影像艺术、活动策划四大赛道,鼓励青年与土地对话、与乡村共创。活动发布一周内就征集到各类作品上百件,为项目注入了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群众广泛参与,不仅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更增强了群众对项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
在项目建设中,科技赋能与专业运营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种植面积广、水源紧张等问题,该项目全面推广滴灌、喷灌及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实现从“浇地”到“浇作物”的转变,用水效率较传统漫灌方式节水30%~50%。
在运营方面,该项目引入国奥公司等专业力量,统筹推进田园景观设计与文旅内容打造,全面提升项目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与市政、国博等专业运营团队达成深度合作,设立涵盖运营、维序、环境维护等多个功能的专业小组,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行。科技赋能与专业运营的结合,提升了项目的品质和竞争力,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翔安西岩山都市田园的“火出圈”,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它展示了政策引领、农文旅融合、群众参与、科技赋能与专业运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相信在更多类似模式的推动下,乡村将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家园,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将早日实现。
(海西晨报记者陈晓青通讯员陈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