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祥岭路。
改造后的昌宾路。
秋日的早晨,沿着湖里区祥岭路骑行,道路两旁绿荫成带,行人、自行车、车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以前这条路可不好走,人车混行,走路都得提心吊胆。现在不一样了,道路宽敞,出行更安全。”家住薛岭山公园附近的居民黄先生笑着说。
近期,在湖里区住房和建设局部署指导下,湖里建发城建集团从市民出行需求发力,连续完成祥岭路慢行系统提升和昌宾路人行道改造项目。两个看似“小体量”的“微更新”,却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痛点”,让城市交通品质实现“微提升、大改善”。
祥岭路
结合隔离桩导向线 实现人车分流
祥岭路改造段位于薛岭山公园南侧,全长约1000米,东西连通祥店路、金尚路,是连接住宅区与主干道的重要通勤路线。
“早晚高峰这里特别挤,行人与骑自行车的、骑电动车的都混在一起,接送孩子时总担心安全问题。”家长刘女士回忆说。
针对这一情况,湖里建发城建集团在改造中新增约4500平方米非机动车道,并对坡道口进行全宽式单面坡设计,实现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零高差”衔接,结合隔离桩、导向线等设施,有效分离人行与车行流线。
“改造后,不仅安全性提升了,推婴儿车、骑电动车也更方便。”刘女士满意地说。
在祥岭路西侧,记者看到,全新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铺设整齐,标线清晰,行人步履轻快,车辆通行顺畅。
昌宾路
拓宽人行空间 统一铺设红色透水砖
昌宾路改造路段东起和悦路,西至华昌路,全长约257米,周边商铺密集、学校林立,是许多居民和学生出行的必经之路。改造前,人行道仅1.5米宽,铺装老旧、坑洼不平,遇上早晚高峰常常人车混行。
“以前送孩子上学因人车混行常被迫走机动车道,现在人行道变宽了,安全多了。”陈女士带着孩子经过时感叹道。
此次改造,湖里建发城建集团采用“退绿改硬”方式,将人行道拓宽至2.75米,并统一铺设红色透水砖,既增强透水性能,也提升视觉辨识度。对存在高差的路口进行了缓坡改造,实现无障碍通行。
“我们特别留出了非机动车充电桩和停车位的空间。”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兼具功能性与舒适性的步行样板段。”
经过改造的昌宾路,如今道路平整、界面清晰,行人、骑行者、车辆各行其道,安全有序。
从人行道拓宽到坡道优化,从隔离设施增设到通行标识完善,这些看似细微的改造,背后是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精准回应。
湖里建发城建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城市大管家’理念,通过道路设施‘微更新’、环境品质‘精提升’,让城市更安全、更宜行、更宜居。”
下一步,湖里建发城建集团将继续聚焦出行、居住等领域的民生细节,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为湖里区建设宜居宜业、富有韧性的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实支撑。
(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汪燕妮 通讯员 洪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