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签又被判定不合格怎么办?质量制度如何建立,验厂才能过关?小批量生产怎么搞自动化?……继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出台《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后,市市场监管局近期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对我市26家外贸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为企业解决在运营管理及市场拓展中面临的标签合规、管理提升、能力建设等问题。
据了解,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走访了我市507家制造业重点外贸企业,及时摸排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档案,通过“e鹭协同”平台开设外贸企业专区,收集企业需求,助力外贸企业破解生产经营难题。
此次帮扶的26家企业涵盖智能卫浴、电子、伞具、家居、食品相关产品等多个行业。针对外贸企业转内销过程中标签标识不规范、宣传用语违规、信息缺失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制订“一企一策”方案,指导企业制订统一标签模板,明确必填项的内容;为企业解读标准,指导企业做好型号、纤维含量标注;修正企业标注的“特级”等违规用语,解决标注争议。经过帮扶,10家企业标签合规率从不足60%提升至90%以上,有效规避索赔风险。
实验室检测能力是产品质量的核心支撑。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有实验室升级需求的5家企业,专家团队深入企业了解现有实验室设备、面积、检测功能等情况,指导企业规划实验室升级路径。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爱萍 张潇翎 陈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