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沥青路,平坦的人行道,两旁挺拔的行道树,枝头上还挂着几朵火红的凤凰花……
8月16日,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东岳路,家住思明区东岳小区的居民康辉很是感慨,“曾经的‘断头路’,今年终于畅通无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通了“断头路”,暖了居民心。东岳路是我市打通“断头路”、畅通“民心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打通“断头路”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加力推进、取得实效。
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打通“断头路”55条,总里程近29公里,新增道路面积近86万平方米,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出行问题,增进了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条幸福路:路通,则民心畅
城市道路,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断头路”就像堵塞的毛细血管,打通梗阻,才能通体活络。
“以前,金益路是条‘断头路’。我每天早上送小孙子上学,要多走六七百米,遇上下雨天,别提多狼狈了。”住在湖里区湖边公寓的李德敏大爷回忆道:“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路上车多人多,为了绕路,得带着孩子在车流中行走,总是提心吊胆。”
路通了,心也通了。2023年底,金益路全线贯通。“不用再多绕路,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李德敏高兴道,他带着小孙子上学节约了不少时间,从家里出来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公交站。
临近中午,翔安住宅莲花尚城外围,邮政职员林宝玉解下工牌,跨上电动自行车,前往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接娃。门口,新贯通的东莲三路笔直延伸,一路通畅无阻。
5分钟的路程,以前却要15分钟。“原先这条路是‘断头路’,只能绕附近的小路出行,一路上坑坑洼洼。现在路通了,全线铺上沥青,接送孩子更方便,上班也更省时,每天可以在家从容吃完早餐再出门。”林宝玉点赞道。
东莲三路贯通以后,让首开领翔国际小区南门重新打开了,居民们出门后穿过崭新的人行道,就能到达隔壁几个小区,并直抵热闹的新兴街。
“断头路”的打通,不仅让群众少绕路、更便利,也让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更宜居。
东岳路沿线的居民对此深有体会。“以前,东岳路是‘断头路’,久而久之成了卫生死角,经常有人在路边堆放杂物、乱扔垃圾、乱排污水。”康辉说。
厦门市政开发公司东岳路项目负责人刘敏介绍说,该项目不仅打通道路,完善交通标志牌、规划临时停车位、对路面进行“白改黑”,同时完成电力、通信线路缆化入地,实现片区“无线美”,还进一步优化雨污分流管网,片区排水能力也得到提升。
一路通,百业兴。“断头路”的打通,不仅疏通了城市血脉,更打通了区域发展的“任督二脉”,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实现“打通一条路、盘活一片区”的综合效益。
作为同安西湖片区“三纵两横”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的卿朴路,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此前,“断头路”节点如同一道“肠梗阻”,阻碍了“大动脉”的畅通。
在多部门合力推动下,今年8月13日,卿朴路全线通车。如同金线串珠,这条路将同安工业集中区、周边住宅、医院等沿线重要节点激活。附近商家赵明连连点赞,他说:“现在大货车直抵店门口,订单多了一成,生意更好了。”
一套组合拳:
合力,更有战斗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条“断头路”背后的成因,常常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
“‘断头路’项目均为甩项遗留的路段,建设中都受房屋征拆、管线迁改、用地、涉铁路、涉古树名木保护、涉文物保护等难题影响,最后的堵点大多仅一两百米,甚至几十米。”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李志钦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同题共答、形成合力。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连续两轮制定了打通“断头路”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有计划、有侧重、分阶段地推进,市、区、镇(街)、村(居)密切联动,部门高效协同,打出了“组合拳”,逐一击破各类堵点难点问题。
据统计,房屋征拆问题占了“断头路”成因的一半以上。“东岳路全长347米,之前因为一些房屋还没拆迁,导致最后的60多米路未贯通。”刘敏介绍,区、街、社区工作人员以及街坊邻居不断地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业主终于签订了协议,房屋拆除后,不到两个月,项目就实现了竣工,路通了。
8月6日,随着最后一栋建筑的顺利拆除,湖里区禾山路(兴隆路-园山南路段)项目江头地块顺利完成净地任务,为后续打通“断头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历时近两个月,江头街道主动靠前、全速推进,100%完成商谈、交房、拆除任务,刷新了征地拆迁工作的“江头新速度”。
涉铁路、涉主干道施工难问题,也是“断头路”常见的成因。比如,打通兴隆路东段需要下穿成功大道,但一直面临成功大道埋深不足、地面车流量大等棘手难题。项目团队研究了诸多案例,创新提出“铺盖法+暗挖法”相结合的施工工法,使得难题迎刃而解。湖里区住建局介绍,这一举措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优化调整线位,有时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集美区九天湖路“断头路”推进过程中,遇到城镇开发边界外用地的问题。经过市、区多个部门现场反复查勘、研究论证,最终对这一条路的走向进行适当调整,避开了城镇开发边界,为下一步顺利打通奠定了基础。
“在合力打通55条‘断头路’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创新建立了‘统筹规划、分级协调、双线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李志钦说,自2023年1月以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已累计召开32次专题会议,并采取“现场办公+会议调度”相结合方式,有效解决一批涉及线位调整、征拆手续办理等关键问题。
一声冲锋号:
攻坚,正如火如荼
三轴搅拌桩向泥土深处钻去,数名施工人员正有序开展作业……8月16日下午,湖里区金山街道五通社区的“断头路”项目泗水道辅路工程施工现场,烈日下,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该项目正在开展南段沟槽开挖工程,北段雨污管网、三轴搅拌桩施工也在同步进行。”项目相关负责人、来自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颜卫荣正在现场紧盯进度,他说,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基本完工。
随着打通“断头路”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难免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深水区”要蹚,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8月15日,市委主要领导前往湖里、集美,实地调研推进“断头路”打通工作,详细了解道路梗阻原因,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并召开座谈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牵头做好打通‘断头路’工作,全力打好打赢‘断头路’畅通攻坚战。” 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表示。
系统谋划,夯实工作基础。市市政园林局将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全市“断头路”普查建档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形成项目清单,深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按照“两化三单”工作法,责任到人;科学制定项目建设计划,按项目轻重缓急和要素保障等情况,制定“一路一策”工作推进计划,明确项目开工时间、竣工时间。
统筹推进,强化协同联动。我市将加强专班工作力量,对打通“断头路”资源要素保障需求进行全面复核、全面落实,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健全责任体系,形成市、区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高效运转工作机制。
攻坚克难,破解实施难题。相关部门将建立重点难点项目清单,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
完善机制,确保工作实效。相关部门将“断头路”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项目之家”等平台调度;建立分级督办机制,定期通报进展,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推进。
打通“断头路”的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更多历史遗留的“断头路”将实现畅通,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动脉”和“微循环”相得益彰,让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市民高品质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王玉婷 许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