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鹭江脉动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迈大步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7-09 11:15 http://www.mnw.cn/

  鹭岛之滨,浪涛拍岸。

  看此处,台商投资区生产线忙碌运转,凸显着台胞“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笃定;望海面,“小三通”客轮破浪前行,勾勒出“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图景。

  厦门,这座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的经济特区,自设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回溯过往,《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历史远见为厦门锚定方向,提出“厦门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30多年来,厦门始终紧扣战略定位,先行先试,回应时代命题的深沉叩问:对台之桥,何以筑就?

  答案,就在海峡两岸日益深化的融合脉动之中。循着思想演进的来路,从现实的布局中透视理论拓展的版图,更能体悟到深远的谋划、日新的思索。

深耕对台经济“试验田”

  日前,在厦门海关监管下,一批海沧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货物从厦门远海码头运抵台北港,经“海空联运”出口至美国等国。至此,海沧港保税区对台“海空联运”出口货物突破1万吨。

  步履铿锵,厦门正以多维布局扩大对台贸易通道。从推动台湾商品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到首条“大三通”海空联运跨境电商快线启航,如今,厦门口岸对台湾水果、休闲食品等进口量稳居大陆口岸首位,两岸经贸脉动在物流提速中愈发强劲。

  追溯20世纪80年代的海峡潮声,厦门从民间小额贸易起步,勇做两岸经贸“破冰船”。如今,厦门在金融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推动两岸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延伸——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金融”相继落地;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为近1300家台企提供挂牌展示、上市孵化等综合金融服务,助力8家厦门台企成功登陆大陆资本市场。截至今年5月底,厦门金融监管局辖内银行有余额授信台企1309户,贷款余额249.46亿元,台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91亿元。

  《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也在厦门电子信息产业的跃迁中尽显。多年来,厦门紧扣战略指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承接产业转移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从单一微电子链条跃升为完整产业集群。

  如今,厦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从2014年的50亿元扩大到2024年的400亿元,聚集了星宸科技、联芯集成、瀚天天成、士兰微电子等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生态,产业综合竞争力居全球第49位,并成为国家集成电路规划布局的重点城市,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厦门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模式,在政策环境方面对人才、半导体产业也很友好。”厦门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永育道出了企业扎根厦门的原因。

  无论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芯片”,还是农业领域的“种业芯片”,都承载着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从高精尖的科技赛道到希望的田野,两岸持续加强农业交流合作的努力,在厦门的阡陌沃野间结出累累硕果——去年10月,同安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获批,现聚集72家台资农业企业,并拥有170余个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多款种子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形成了“一粒种子带动一个产业”的融合样板。

奏响两岸文化“共鸣曲”

  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生于斯,长于斯,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1985年7月,第二届全国台湾同胞青年夏令营活动在鼓浪屿观海园度假村举行,400多名台青在琴岛欢聚交流。鹭岛的名胜风光、大陆的悠久文化,都在夏令营的时光中一一铺陈在台青眼前。

  2025年,台湾青年王伸豪在鼓浪屿八卦楼前分享着自己与厦门的故事:“《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我小时候就听过,如今真的来到歌曲里唱的厦门岛工作、生活。”

  王伸豪自2019年开始担任沙坡尾活态展示馆负责人以来,走遍大街小巷,在一点一滴中了解老厦门的过往岁月。在沙坡尾,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豪”。“我们说着一样的闽南话,吃着口味相近的食物,感觉大家都把我当作了一家人。”

  《发展战略》中提到:厦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闽、台人民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多年来,厦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方面先行先试走在前。

  历史的“同”照进现实的“融”。40年来,厦门创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以闽南文化为纽带,民间推动与市场运作并举。可以看到,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空间等一批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厦门)保生慈济文化活动、文博会等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成功举办;“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海峡两岸帆船赛、厦金海峡横渡等活动囊括“从小到老”的两岸人民;寻根祭祖、宗亲联谊等民间文化交流更具象了“血脉相亲”。

  保生大帝的香火、四果汤的滋味、闽南语的乡音……共同的文脉是照亮融合前路的火炬。厦门的可贵之处在于,深刻认识并充分激活了闽台之间的“五缘”优势,将语言、民俗、饮食这些最日常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最深沉的情感联结纽带。一场场文化交流活动,是对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屡次确认与唤醒。

绘就两岸民生“同心圆”

  两岸融合发展的落笔,还在民生福祉的细微之处。

  5月16日,第二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金门饼店老板王玮群的笑容比手中的凤梨酥更甜——去年参展带来的曝光效应,让店铺的周末营业利润飙升40%。“效果跟曝光度都很好!”这句感叹,是两岸融合红利浸润百姓生活的生动注脚。

  从海西MCN基地为台青主播搭建直播台,到集美龙舟池两岸健儿同池劈波斩浪,再到连续17届的海峡论坛把“柴米油盐”化作议题——厦门正将《发展战略》擘画的蓝图,细化为覆盖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融合生态”。

  从何处检验台胞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居有所安”处。电子台胞证与大陆居民身份证逐步实现同等使用,台胞衣食住行可一证畅通无阻;台胞子女在厦入学可享优惠待遇……当琐碎的生活问题一一解决,“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有了真实写照。

  从“才有所兴”处。厦门创新推出的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采认让台胞事业不再有“断点”。人才流动的壁垒每打破一分,融合的根基便深植一寸。

  从“业有所创”处。海西MCN基地孵化台青主播的创意,台湾IC企业扎根厦门芯片产业的沃土……从创业孵化到产业链协同,厦门正成为台胞拼事业的“首选地”。

  大潮奔涌,融合之势不可挡。

  潮涌四十载,厦门特区的探索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开辟融合发展新路的实践史。(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黄星榕 邱赵胤)

原标题:鹭江脉动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迈大步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线上选书包邮到家 思明区图书馆邀读者免费
  • 思明区十大行动助力文明建设
  • 千万级补贴 厦门新政赋能海洋新兴产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推动幼儿园办托、单位办托 七部门联合推 林心如晒和霍建华双人画秀恩爱 隔空同框 向佐金发透视装亮相巴黎时装周 59岁郭富城被曝三胎是男宝 与方媛结婚8年 43岁韩国演员李诗英宣布:怀上和前夫的二 92岁歌手林冲去世 曾凭歌曲《钻石》一夜 鲤城区委主要领导调研基层治理工作 两名中国公民在新西兰南岛车祸中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