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级富勒烯
●结构层面:富勒烯是一种完全由碳组成的中空分子,因其稳定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被誉为“纳米王子”
●技术层面:在钙钛矿光伏领域,高质量的富勒烯材料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且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市场层面:新标准出台将推动企业优化工艺、拓展应用场景,也有利于促进上下游企业协作,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
今年4月底,厦门创新创业园企业福纳新材料牵头制定的《光伏级富勒烯》团体标准(T/CI986 - 2025),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实施。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光伏级富勒烯在钙钛矿光伏领域应用的权威标准,为钙钛矿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一流的企业定标准”。随着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厦门科技企业成为国内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角”,以此提升行业话语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标准化手段破解发展痛点
“光伏级富勒烯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此前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福纳新材料董事长朱常锋介绍道。早在2023年,福纳新材料便启动了《光伏级富勒烯》团体标准的筹备工作。“就像开车需要导航一样,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这个‘导航系统’为业界指引方向,破解发展痛点。”
作为富勒烯行业的领军企业,福纳新材料联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协鑫光电和方昇光电等单位共同编制该标准,对光伏级富勒烯的纯度、粒径、有机溶剂残留及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精准设定,明确了质量规范。
朱常锋表示,这项标准的发布具有多重意义:从技术层面看,高质量的富勒烯材料,能显著提升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加速商业化进程;从市场角度看,将推动企业优化工艺、拓展应用场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上下游企业协作,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
面对标准制定,福纳新材料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此前该公司还曾主导制定了企业标准《富勒烯原液》。
在标准化舞台发出更多厦门声音
在朱常锋看来,主导标准制定,不仅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为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福纳新材料的光伏级富勒烯客户已涵盖美国First Solar,德国Heliatek等国际光伏巨头,以及宁德时代、协鑫光电、京东方等多家国内头部企业。
近年来,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孕育新动能。厦门一批创新型企业紧抓机遇,推动标准化工作与技术研发协同发展。
不久前,厦门软件园企业瑞为技术牵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该标准及其后续系列标准将为“人脸”等各类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及产品提供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助力相关技术规范化发展。作为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瑞为技术已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16项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
在国际标准舞台,厦门企业的“声音”也愈发响亮。今年2月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两项电气继电器领域国际标准——IEC 63522-6:2025和IEC 63522-36:2025,为全球电气继电器的设计、生产与检测提供技术依据。这两项标准由厦企宏发股份牵头起草,是厦门企业首次代表我国在电气继电器领域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实现从“规则参与者”到“标准引领者”的转变。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