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只既“萌”又“威风”的鸟儿现身虎头山公园,引得不少市民关注。它叫北鹰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被人称为“夜行猛禽”。
近日在虎头山公园,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将镜头焦点对准了这只稀罕的“鸟儿客人”。北鹰鸮也不怯场,它笔挺地站在松树枝头,胸前褐色条纹的羽毛好似一身铠甲,让它显得威风凛凛。偶尔,北鹰鸮也会瞪大铜铃般的眼睛,显得“萌萌哒”。
不同于国内大部分种类的猫头鹰,北鹰鸮是一种具有迁徙行为的猫头鹰。每年4月、5月,会从东南亚迁回我国中东部地区繁殖,9月、10月返回东南亚地区越冬。
“对于厦门来说,北鹰鸮相对罕见,是迁徙过境的鸟儿。”厦门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鱼鹰”介绍,2023年,北鹰鸮在厦门有记录,不过,2024年就没有出现。此番北鹰鸮做客虎头山公园,可能会待几天,也可能只停留短短数小时。
北鹰鸮属于中型猛禽。之所以被称为“夜行猛禽”,是因为它们白天多在植被树冠层休息,黄昏和晚上才开启“主场活动”。飞行时,北鹰鸮迅速敏捷,且没有声响。它耳孔周围长着的特殊耳羽,能帮助它在夜间准确地分辨声响与定位。一般来说,除了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期北鹰鸮是“独行侠”——喜欢单独活动。
除了北鹰鸮,近期市民游客还能在虎头山公园看到琉球姬鹟、紫寿带、黄眉姬鹟、红翅凤头鹃和普通夜鹰等鸟儿。需要提醒的是,市民观鸟、拍鸟时,切勿使用闪光灯,也不要惊扰和驱赶它们。
北鹰鸮
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鸟类,体长29厘米~33厘米,虹膜呈亮黄色。北鹰鸮的适应能力强,从平原地区阔叶林到海拔1700米的森林中均有分布。北鹰鸮偏爱捕食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偶尔捕食爬行类、小型鸟类及小型哺乳类动物。
(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