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簪花, 世世漂亮”。进入暑期,越来越多游客来厦体验“非遗文旅”,簪花旅拍等相关旅游项目经营火爆。
连日来,记者走访厦门各大旅游景区与网红打卡点,随处可见“行走”的鲜花——不少游客头戴簪花围,身穿传统服饰,脸上化着精致妆容,穿行在榕树下、房屋前,好像一座座“流动的花园”。据悉,簪花围是泉州蟳埔女习俗,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和石文化园于今年6月28日推出簪花摄影服务。“进入暑期以来,入园的研学团队增加,簪花摄影服务也比平时增加了20%左右。”惠和石文化园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曾厝垵,簪花摄影店更是“遍地开花”。曾厝垵文创协会会长宁军告诉记者,随着“簪花热潮”涌入厦门,曾厝垵一带的簪花摄影店从原先的二三十家增加到现在的上百家。
据曾厝垵“鹭岛印象”簪花店负责人吴先生介绍,去年以来,他在曾厝垵开了六七家簪花摄影店铺,近期他还打算在厦大白城附近再开一家。“进入暑期,生意比平时好了不少,每天都是满负荷在经营。”吴先生说,这几天的营业额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左右。
在曾厝垵经营旅拍店的“90后”摄影师岳婷也表示,从今年6月底开始,他们就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每天上午10点就有游客在门口排队等着簪花,基本要到晚上10点才能收工。”岳婷说,现在一天下来簪花师傅要帮五六十名游客打扮。
鼓浪屿美格簪花写真摄影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从今年初开始,“簪花热”就逐渐兴起。到了暑假,店内的生意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细致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大众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不少传统非遗项目开始受到关注和热捧。今年暑期,除了簪花热潮,不少年轻人也迷上了歌仔戏、南音等非遗。“期待接下来,厦门能规划一处非遗体验场所,集结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进行展演、体验,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
(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