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市以厦门科学城为载体 抢抓机遇塑造发展新优势

来源:厦门日报 2023-12-19 10:20 http://www.mnw.cn/

  丙洲大桥西侧桥头处,十几栋临海写字楼鳞次栉比,智慧家居、数字科技、信息技术、新媒体等一批新兴产业落地于此——这里是厦门科学城核心区,也是同安新城最大的产业园区银城智谷所在。

  在改革开放45年的进程中,厦门科学城很年轻,它从2021年开始谋划布局,到今年7月科学城Ⅰ号孵化器正式交付投用,前后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而年轻,也代表着活力、未来和无限的可能性。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厦门抢抓科技创新发展机遇的有利契机,一批科研成果在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内落地转化,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项目迅速孕育。

c88babce-c950-45a0-963f-b640108d5b76.jpg

  基本建成的厦门科学城核心区。(厦门日报记者 许秋珩 摄)

  一间“大通铺”

  争分夺秒招引项目

  位于银城智谷C9栋的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是一栋38层的超高层写字楼,大楼里办公设施齐备,共享会议室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完善的硬件解决了企业发展初期的琐事牵绊,也让创业团队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研发、谋创新。

  但实际上,就在两年前,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的办公条件远没有这样优越。“那时候就像一间‘大通铺’,落地项目的管理层和研发人员都挤在一间没有隔间的几十平方米房间办公。”在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副总经理张钟丹看来,通宵达旦、争分夺秒,正是企业初创期最艰苦的时候。

  “出差跑项目、骑着共享单车在周边企业做调研,是大家每天的工作常态,几乎没有周末。”张钟丹告诉记者,Ⅰ号孵化器的整个团队很清楚,时间不等人,科研成果转化的窗口期很短,全国各地对高科技项目都是“求贤若渴”。

  也是在那个时候,Ⅰ号孵化器的第一个研究院——厦门蓝威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落地了。孵化器嫁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专家团队,开始了可靠性研究的厦门应用。

  “对于大型工业企业来说,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研究院落地科学城相当于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家资源同步嫁接了。”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企业的系统到北航申请可靠性检测,往往要排队半年时间,研究院落地科学城后,本地企业的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双瑞风电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和厦门蓝威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建立了业务关系。

  一栋写字楼

  科创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7月,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正式交付,项目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落地的空间更大了。

  在Ⅰ号孵化器35楼办公室内,杨稳勇正在协调野茶啤的市场铺货,作为哈时代农业科技项目负责人,他的“智慧农业驾驶舱”项目在同安区莲花镇开展得很顺利。将高山茶与啤酒精酿工艺相结合,这样的新品刚上市,就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其实新品的研发不是拍脑袋,而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杨稳勇介绍,农业新品的研发方向依赖于地方的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智慧农业驾驶舱”就像地方农业经济的中控大脑,一方面分析农产品的基因图谱,另一方面比对全球的农业深加工产品,最终划定一个相对科学的产品研发方向,“农业科技项目与土地和农民紧密相关,产品研发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村民的收益。”

  背靠科学城的科研资源优势,也让哈时代在数字农业的发展上更专业。据介绍,目前企业已经和江南大学、西南大学接洽合作,计划在厦门科学城内设立农业科技研发实验室,在育苗育种、基因图谱和土壤修复治理上开展合作,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更具象化。

  同样在Ⅰ号孵化器内,张铭耀和他的思拓睿科技把研发重点锁定在机器人上。企业的研发团队里既有哈佛博士,也有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精英,他们的第一个研发产品——高精度巡检机器人计划明年正式发布。

  “我们今年9月才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项科技成果的孵化。”在张铭耀看来,厦门科学城内的科技创新氛围是像思拓睿这样以研发为主的企业最需要的,“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孵化器还在成果转化应用和资本对接上给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内的科创项目迅速孕育,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厦门加快推进发展动能转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的成效。目前,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已签约2所高校的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落地挂牌5所“双一流”高校成果转化驿站,签约入驻项目达63个。

  一场“千万级”赛事

  科技创新再添动能

  改革开放45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工业经济走过了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历程。如今,厦门科学城正向着未来产业培育地、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不久前科学城举办的一场“千万级”赛事,进一步丰富了厦门科技创新的项目库。

  上月底,首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在厦门科学城举办,这场赛事的总奖金高达1550万元。重奖的背后,是厦门以科学城为载体布局未来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希望通过比赛筛选优质项目,并落地在科学城,为厦门的未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动能。”张钟丹介绍,本届赛事,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科研团队将他们在未来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战略材料等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厦门。决赛现场展示的光电微流控操作、无人机灭火导弹、碳纳米膜、超高温不燃面料等,更是代表着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水平。

  经过角逐,30个项目在总决赛上获奖。厦门市也在决赛现场向参赛的项目团队发出邀约,邀请大家共同参与厦门科学城建设,成为厦门的“城市合伙人”。不到半个月时间,8个总决赛获奖项目已经完成了签约入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如今,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厦门湾奔涌。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厦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林茂柏任厦门市税务局副局长
  • 中仑新材新能源膜材项目在厦投产
  • 东盟文化艺术创作季(第六季)国际展在集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