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
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
昨日,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A3标陆域段施工现场,一节节巨大的钢箱梁高架于地面上方,工人正加紧进行焊接作业。该标段主体结构已于近日正式完工,标段建设即将迈入桥面施工新阶段。这也是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
据悉,厦金大桥(厦门段)A3标陆域段全长约1.9公里。大嶝互通匝道桥是其控制性工程,包含6条匝道,是衔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集散区域交通、优化流向的枢纽功能。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钢箱梁吊装后的焊接工作仍在继续,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局的工人稳持焊枪,焊花跃动间,一道道焊缝被仔细打磨平整,为后续桥面沥青摊铺奠定坚实基础。桥身内同样是一片火热场景——黑暗的环境中,焊接的亮光一次次划破黑暗,格外醒目。秋季的大嶝海岸线海风强劲,桥上凉意袭人,桥身内却热如盛夏,温度高达35℃。为改善作业环境,大型冷风机持续运转,向桥体内输送清凉。
“这样的焊接预计还需10天左右。之后,我们的主战场就将转向海上。”建设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项目标段负责人杨儒凯指向海上:厦金大桥(厦门段)已现雏形,近岸,现浇桥体在钢结构脚手架之间不断延伸;海中,一根根墩柱有序排列,犹如“点阵”般勾勒出大桥的轨迹。
目前,项目大规模海上施工已全面铺开,计划今年年底进行大桥上部结构吊装施工。“海中的桥面我们会用上预制吊装技术,就像‘搭积木’一样把预制好的桥面钢箱梁往墩柱上安装。到那时施工进度会很快,一天一个样。”杨儒凯介绍,按照当前进度,项目预计2026年主线贯通,成为“十五五”期间特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落子”。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施工全流程。”杨儒凯表示,大桥建成后不仅是市民前往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最快捷的通道,更将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优化空间布局,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