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健康问题涉及饮食、预防、保健、心理、常见疾病等方方面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康养的意识与能力,即日起,闽南网将定期推出《医解百科》医疗科普栏目,诚邀泉州医界专家,将专业科学的医疗健康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权威、准确、可靠的健康科普知识。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本期科普主题: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
本期科普嘉宾:泉州市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 叶沿波
闽南网11月6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文/视频)立冬到了,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立冬补冬,补嘴空”。但是补冬,可千万别补错了方向,很多人觉得进补就是要吃最热、最补的东西,其实现在这个观念得改一改了。立冬进补不是大补特补,而是要根据个人体质“温补”“平补”。
1、什么是“热补”?
答:在泉州老一辈人记忆中,冬天是真的寒冷,四季分明,立冬时节人们需要多吃一些“热补”的食材,比如羊肉、狗肉来为身体补充大量热量,抵御外界的严寒,这也是补冬进补的真实写照。
而羊肉是一种很热补的食材,吃起来总会让人感觉大汗淋漓,所以老人总开玩笑说吃羊肉要站在风中吃。
2、现在的进补观念是什么?
答: 现在的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了,闽南地区的冬季变得温和、湿润。如果我们还守着过去“热补”的老办法,过量食用燥热的食物,很容易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长痘痘等问题。因为外界的寒气不足,多余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就会在体内变成“湿热”,反而让人感觉更疲倦、更不舒服。
所以,现代闽南人立冬进补的精髓,不在于“热补”“大补”,而在于“平补”和“温补”。核心是温和、平衡地补充能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燥热。
3、具体该怎么进补呢?
答:首先是“平补” ,像我们闽南经典的番鸭四物汤,番鸭滋阴、四物养血活血,这个汤性质温和,完美符合“温而不燥”的现代进补理念。如果平时经常口臭、口腔溃疡、便秘等容易上火体质的人群,就适合“平补”。
而当归生姜羊肉汤再加点白萝卜、甘蔗等凉性食材,能够有效中和羊肉的燥热,让滋补变得平和。“温补”比较适合阳虚体质,如冬天四肢冰冷,吃了寒凉之物肠胃不舒服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补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如果最近有感冒、发烧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应先调理好身体再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