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30日,厦门环岛路,随着一声发令枪响,首届厦门马拉松赛在万众瞩目下迈开了第一步。
19年,砥砺奔跑、精耕细作,厦马载誉归来——厦门马拉松赛在今年荣膺“世界田联精英白金标”赛事,跻身世界田联最高级别赛事行列,与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同列其中。
“白金”的分量沉甸甸。厦马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美好需求,报名人数逐年递增,服务水平备受好评;另一方面,它又是全球顶尖跑者一较高下的绝佳舞台,也是中国境内马拉松赛男子最好成绩诞生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厦马的这张成绩单,也是厦门体育献给党的一份厚礼。“厦门持续提高马拉松赛事水平,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举措之一。”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表示,厦马迎来新的起点,下一步,市体育局将继续提升赛事专业化水平,对标世界一流赛事,打磨细节,提升品质。同时,要结合自身特色办赛,继续做好爱心厦马建设,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光、发热。
共推
各个部门精准对接
政府市场完美协作
厦马荣膺“精英白金标”,并非一蹴而就。从2003年首届赛事起,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办赛。市体育局作为我市体育主管部门及赛事组委会办公室所在部门,始终当好赛事的一线执行者,市委市政府、田联田协决策指导意见的传递者,赛事规程制度的设计者,相关部门及运营企业的协调者,赛事创新升级的推动者。
在此过程中,市体育局与公安、医疗、志愿者、交通、市政、宣传等各部门主动对接、细化工作方案、研究解决问题。
年复一年把厦马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各部门都形成了专属的“马拉松手册”。赛事专业性越来越高,案头工作越来越细致,无论谁接手,都能顺利衔接上。
另一边,市体育局根据赛事发展精细化的要求,指导和监督赛事运营公司落实既定目标,以市场机制调动赛事服务保障、合作单位和供应商的积极性。
在市体育局的推动下,厦马按照“政府倡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原则走出开创性的发展之路,形成一套运转高效、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反应迅速,流畅且成熟的运作机制,办赛的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自创赛以来,没有动用政府财政一分钱,厦马的市场运营,展现了强大的造血和盈利能力,已成为中国城市马拉松的最佳样板和行业标杆。
共进
城市赛事相互滋养 19年来共同成长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因为参加马拉松赛,来到厦门、爱上厦门。从第一届厦马开始,我市便针对性地开始“海陆空”全方位的环境整治和装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契机。而赛事前后,厦马则为我市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0年厦马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到2.57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3.95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达6.530亿元。而这三个数字在2018年依次为1.16亿元,1.75亿元,2.91亿元。两年时间,超过一倍以上的增长,已经过了18岁“成年礼”的厦马,仍以强大的“加速度”给城市带来红利。
厦门,国内首个被授予“马拉松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在这里,城市与马拉松深度相连,共同成长。
一边,厦门以优美的环境、文明的风貌滋养厦马,赛事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取消半程比赛、到分枪发令的创新、到获评亚洲首个绿色环保奖……专业化程度和服务不断提升,终于捧回代表最高级别赛事的“精英白金标”;另一边,厦门的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大步迈进,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重量级称号,将以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共振
跑步热潮席卷全城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厦门马拉松赛所带动的运动风气,对厦门“发展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环岛路、筼筜湖、城市里的各大公园、体育场等地,奔跑的身影已经成为厦门的一大人文风景。在CTR(央视市场研究)所做的一份《厦门马拉松公众调查报告》中,66.5%的市民表示“厦马促使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64.1%的市民表示“厦马提升了我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厦门马拉松带动全城“动起来”,全民健身“火起来”,功不可没。
在厦门,跑马蔚然成风,在厦大便有最好的体现。在厦马过往的18年历程中,厦门大学的跑者、志愿者始终是厦马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厦门大学的“最美校园”景色也成为厦马赛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厦大,当属体育部副教授黄力生最有发言权。
2003年,首届厦马举办的同年,黄力生在厦大开设了大学马拉松健身课。“刚开始系主任和身边的老师担心可能会没人选,但没想到第一堂课竟有20多人报名。”黄力生表示,如今这门课成为厦大热门课程之一,一周有400多名厦大学子跟他学习跑步。十多年来,他带动厦大超过3万名大学生成功完成厦门马拉松全程比赛。
“全年厦马、全城厦马”。每年赛事前后,厦马组委会以及全市机关、学校、企业,都会围绕马拉松组织丰富多彩的马拉松系列配套活动。自2020年6月起,先后打造“厦门马拉松线上跑”系列赛、厦马系列赛OK RUN等活动,并于比赛前继续举办观音山亲子跑、鼓浪屿早餐跑、为期半个月的“全城悦动,倾城厦马”厦马周等配套活动,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厦门环东半程马拉松赛……一批大型路跑赛事也应运而生。
共赢
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成为本土赛事标杆
白帆点点,人潮涌动。昨日上午,眺望演武大桥赛段,可以看到这样经典的画面组合。2021“红船杯”厦门帆船赛作为一年一度的厦门大型帆船运动盛会,再度与厦马同期举办。2011年,为配合厦门马拉松赛的举办,在厦门市体育局、厦门马拉松赛组委会的支持下,新年帆船赛与厦门马拉松赛开始携手举办,通过实况转播航拍,从陆地和海上立体地展示了厦门的体育文化与产业。
这是厦马撬动厦门体育产业的一个实例。
阮敦梁这样概括厦门的体育产业发展经验:“马拉松赛事形成市场化运营模式,引领带动各层级、多元化的其他赛事的举办,这些赛事又吸引更多行业资源落地,促进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旅游业等其他行业发展。”
近年来,厦门积极培育和引进大型赛事,如国际排联世界沙排巡回赛、世界杯攀岩赛、世界(半程)铁人三项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海峡两岸帆船赛等。厦门马拉松赛为这些大型赛事市场化运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繁荣了我市体育竞技表演业。
厦马与合作伙伴互惠共赢,形成了良性循环。建发集团作为厦马的总冠名赞助商,与厦马携手同行,两者的品牌价值都不断提升。如今,建发也继续做大体育事业,开拓了电竞等板块。特步是厦马顶级战略合作伙伴,与厦马持续深度合作。如今,特步深耕跑步领域,营业额不断增长,在该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
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也让厦门聚集一批颇具实力的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如钢宇、康乐佳、朗美、群鑫、迈动等大型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生产出口基地,据统计,全球每10台跑步机中就有6台“厦门造”。(厦门日报记者 李翔宇 通讯员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