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本报记者黄嵘摄)
“小清新”“小文艺”?哦不,这样的城市印象既单一又过时了。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专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孟建,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厦门的特质早已远不止这些。“厦门城市形象已是多维立体丰满的,各种形象要素在这座城共同演奏出恢弘的交响。”
曾负责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形象传播战略研究,参与过G20杭州峰会城市形象建构,孟建对城市形象的把脉深刻、犀利、独到。他说,在厦门会晤到来之际,全球征集城市形象中英文口号“恰逢其时、别有意义”,可以重新审视,构筑起新的城市形象体系。
“厦门,必将从中国的经济特区、海上花园城市向国际知名城市快速推进,成为独具特色的世界城市。”孟建说,要将厦门定位升级成了解中国的窗口。
“对厦门刻板单一的印象要改变了”
或讲座培训或学术交流,或观光旅游,孟建来过厦门多次。
在孟建看来,城市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在城市发展中,形象力越来越突出。“它是旗帜、是资源、是真实的经济存在,城市形象问题至关重要。”
厦门的城市形象让“走南闯北”的孟建惊叹,“各种形象要素,或古典或现代,或民族或时尚,犹如不同乐章,已经在这座城共同演奏出恢弘的交响。”
“不熟悉这座城市的人,对厦门还有很多刻板印象。如何刻板?提到厦门,哦,鼓浪屿,旅游城市;哦,小文艺,小清新,小资情调。”孟建说,对厦门如此刻板的城市印象要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城市形象早已跟不上这座城的发展步伐。
“厦门已形成多元立体的城市形象”
孟建说,当前的厦门已形成多元多维、立体丰富的城市形象。“东情西韵、中西合璧是厦门城市的特质,山海景观、侨乡风情、闽南神韵、异国情调、现代时尚是厦门的显性印象。小清新与大商业,小文艺与大科技,小情调与大格局在厦门完善交融,使得这座城呈现无穷的魅力。”
厦门还有诸多特质让她区别于其他城市,孟建举例:比如海洋文化、蓝色文明,这是厦门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和特色;比如城市文明,这是厦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亮丽底色。
远在上海的孟建,已经关注到我市通过厦门日报融媒体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中英文口号的活动。“在厦门会晤的背景下,这样的征集别有意义、恰逢其时,中英双语口号正体现了厦门的胸怀和眼光,能让全国、全球的人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高手在民间,征集活动可以广开思路,收获更多的发现。”
“用好国际话语讲好厦门故事”
“城市形象不是当下静止的,它是发展的。”孟建说,当厦门放在厦门会晤的背景下,放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放在中央、福建省对厦门寄予的新希望背景下,这座城的城市形象正面临一个全新升华——构筑城市新形象。
“要有发展的、往前看的眼光,千万别觉得,哎,厦门现在不是这形象,还达不到啊。城市新形象需要有更高追求和愿景。”孟建说,一系列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机遇和新起点,构成了厦门城市形象变奏与升华的基础,呈现无尽的想象。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这一厦门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国际性盛会,将成为一个新起点,大幅度提升厦门的国际知名度和首位度。”孟建说,新时期,厦门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城市新形象离不开全媒体的传播体系。孟建说,此次通过厦门日报全球征集城市形象口号,用全媒体形式全程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是个好做法,“要用好国际话语、专业话语、媒体话语、市民话语,讲好厦门故事,有效传播城市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