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印象古城 > 品读古城 > 正文

许建军:走进洛阳桥

来源:闽南网 2020-08-21 11:25 http://www.mnw.cn/

025

  九十年代初,在刺桐古城泉州学习生活四年,竟不识洛阳桥真面目,只知道其位列中国四大古桥,声名远播。泉州俗语:“站着要像东西塔,卧倒要像洛阳桥。”记忆深处,泉州永春藉诗人余光中著名的诗《洛阳桥》,描绘了它浪漫美好的景象:“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趁着难得的长假,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造访心仪已久的海上长虹。桥南的“忠惠蔡公祠”里,碑刻林立,俨然一座馆藏丰富的古桥碑刻博物馆。硕大高挺的蔡襄自撰亲书《万安桥记》碑,书法端庄沉着,文字精练,工刻细致,堪为文、书、镌“三绝”。历代文人墨客,除留下“驾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等诸多赞美楹联佳作外,也留下了一众纪念碑刻,铭记那一段千年的历史。言简意赅的建桥碑,全方位叙述了万安桥悠久的建桥历史。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成为洛阳桥的雏形。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年)四月,大书法家蔡襄任职泉州时,为使往来行旅“去舟而徒,易危为安”,于江海交汇水阔浪急处,在前人基础上主持大规模筑桥,主持续建洛阳桥,历时6年零8个月,“靡金钱一千四百万”,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方大功告成,连起了福泉古官道。

  经过一段古街,一虹宽大石桥蜿蜒入眼来。桥南的月光塔,月光菩萨法相慈祥,在盛夏光阴映照下,额头折射出璀璨的佛光,“己亥岁造”字样,提醒着匆匆的过客,它默默守护了古桥960载。桥尾三三两两游客,或随意行走,或驻足留影。唯有那一对对年轻情侣,于塔周欢声嬉戏,卿卿我我……洛阳桥早已告别通车史,成为步行桥,也悄然变身古城情侣约会的圣地。

  宽敞的桥面多为七板长石砌成。桥南两座震风宝塔守护古桥。海水褪去,裸露的滩涂中,礁石桥墩上覆满牡蛎。缓缓行走在阳光明媚的桥中,远望白鹭优哉游荡,渔民们全副武装辛勤作业,一望无际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深深吸几口“泉州天然肺脏”释放的清新空气,在习习海风中远离城市喧嚣,怡然自得,不禁有些文人骚客之飘飘然。同行的友人第一次走进洛阳桥,不停地镁光留影,生怕错过一丝丝精华。不禁浮想联翩:有宋时期,万安古渡旁,远行的商舟沿着曲折的港湾缓缓驶出洛阳江,驶向刺桐古港,通航五洲四海……

  驻足洛阳桥上,海风徐来,行人惬意。许是长期在水头工作,每日畅游五里桥的缘故。心中不由自主地将洛阳桥与五里桥比对一番:建桥先后相差92年,洛阳桥早,五里桥晚;同列全国文保单位相距21年,五里桥先,洛阳桥迟;洛阳桥宽,五里桥长;洛阳桥桥墩宽大,全数为船型,五里桥则有长方形、船形、一边方形一边船形三种形状;洛阳桥以“种蛎固基法”加固桥墩,五里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法”叠砌石墩;洛阳桥依旧跨海,五里桥已成陆上桥;一个称为“海内第一桥”,一个号称“天下第一桥”……白岩松说:“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高耸凌云的东西双石塔,长虹卧波的姐妹双石桥,想必是你的必选之地。

  宽阔的洛阳桥面上,人群熙熙攮攮,不像五里桥行人摩肩接踵,桥中桥北的老少将军在石亭下痴情守卫;远处的五里桥,武士兵守桥东,武将军护中亭。守护姐妹桥的又何止它们?你可知,南北东西两岸,千年来多少文人骚客、桥之拥趸,日夜操劳,守护古桥,守望信仰……

  洛阳桥庇护南北同行的人们,而桥上的月光菩萨则照亮过往船只。传说菩萨像眉心曾嵌有夜明珠一枚,为北宋时期番国捐赠,每当月圆之夜,夜明珠照亮半个江面,过往船只便遥遥可见。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今的月光菩萨,化为泉州的月老,成为泉城情侣约会好场所。

  走过一段宽敞的桥面,停下来与千年历史的老少石将军们打个照面,探头瞧瞧天然海石做成的桥墩,瞄一眼桥基里遍植的海蛎。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地下长龙,静卧江底。感受“浮力运石”“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的伟大创举,折服于先人的超强智慧。古代,这里是泉郡经惠安通往福州必经之路。不远处即达桥中点。古榕树下,巨石上蔡襄亲书“万安桥”显目耀眼,两侧石刻“万古安澜”“带海襟江”,意境无边。古渡旁,榕树下,石桥上,学子读书痴。一时人、树、桥、石、字齐齐入画来,好一幅跨海古桥人景和谐图。

  怀揣满腹的敬佩之情,跨过晋惠交界石,来到凤凰花盛开的桥北桥头。巨幅蔡襄石雕像前,人头攒动。蔡襄造像栩栩如生,近观古桥,极目江面。来往的人们膜拜这位泉郡的“海内第一桥”建造者,也树大理石碑于蔡襄祠中,镌卢锡等人芳名。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中,赫然记载职其事者第一人卢锡。近千年来,古桥的建造、守护者又何止蔡卢二君?

  史载:明宣德间(公元1426~1435年)桥基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商请晋江池店镇巨富李俊育(李五)捐资增高桥面三尺;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主持修复……正是历朝历代洛阳江岸的众多爱桥、护桥的民众,共同构筑一条永不言弃的守护长龙,为子孙后辈们留下这一弥足珍贵的海上巨虹。

  清幽的洛阳古街口,火红的凤凰花开正艳,红彤彤,就像开屏孔雀的红羽毛,一团团花瓣裹起来,像一串串燃烧的气球,点燃了沉寂经年的古道。20世纪复线建设前,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原名万安桥的洛阳桥因地处洛阳江而得名洛阳桥。桥北面即为桥头,漫步在洛阳古街上,昔日驿站、古道车水马龙的光景已难觅。只有老街上一口至今还在饮用的古井,口径巨大,井深水浅,清澈甘甜,依稀可以想象当年人来人往繁华景象。重修一新的昭惠庙,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燕脊更显高翘,朱门鲜艳炫目。庙中供奉的帝君公源自武荣丰州“延福寺”。帝君公即唐天宝年间进士李元溥,其多年修炼,坐化升仙。于洛阳江畔祭拜帝君公,海舶祈风,素著灵响,古有“未有洛阳桥,先有昭惠庙”之说,其悠久历史,可见一斑。久久站立帝君公神像前,虔诚合掌致意。洛阳江畔的闽南先人们,膜拜帝君公,帝君公无私庇护江岸无数百姓行船安全,而洛阳桥又护佑了南北同行的人们。人、神、桥、船彼此守望千载,任洛阳江潮起潮落,风起云涌……

  四处聚集而来的孩童或端坐庙前,或齐聚庙内,写生画画,陶醉其中,不亦乐乎!想必孩子们笔中画着神庙和神仙,心中膜拜着建造古桥的前辈英雄们。不忍心打扰专心致志的孩子们,匆匆而过,折回桥中。

  友人早已泡好观音茶等候多时。走过洛阳桥,遇退潮期遗憾错过江潮拍岸、波涛汹涌的壮观涨潮盛景。桥中的老汉,吆喝着叫卖现场剖出的桥基下出产的海蛎,这些海里的精灵,稳固了桥基,也维系着渔民的生计。横跨洛阳江的“亘古长虹”,历经千年,在桥之南北两岸民众呵护下,依旧“万古安澜”。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岁月,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江水东流,海波倒灌,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余光中的诗再次响起。走在桥面上,远望东西塔、古刺桐港,遥想着几十公里外的姐妹桥。想起余老远去那一天写下的一段文字:北有洛阳,南踞五里,皆出两宋,官商分筑,雄姿相类,基柱各异。你思念桥的那一头,我仰望她的西和东。你牵情金陵与牛姆,我独念星塔亦金戈。你憧憬长江恋黄河,我远眺阿里盼早归。走过洛阳桥,我心中那永恒的长虹早已分不清彼此……

  近千年来,万安桥上,多少金戈铁马踏过,多少辎重车轮碾过,多少思乡游子梦回,多少文人墨客造访……走过千年洛阳桥,油然想起宋理学家刘子翚《洛阳桥》诗:“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雄知建业牙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我愿是那桥千年历史的万千守护者之一。

许建军

许建军

  作者:许建军,男,籍贯福建南安石井。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出版散文随笔集《马江临风》。作品散见于《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海丝商报》《石狮日报》搜狐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站,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征稿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百年番仔楼里的华侨传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园戏《朱买臣》入选
  • 泉州两剧目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 磁灶获 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 3天迎客18万人次 晋江苏垵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遮风挡雨惠民生 光伏发电助增收 英林镇柯 以创新科技与匠心设计护航 晋江品牌闪耀 特色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泉州糖果前三季度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 黑脸琵鹭连续五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