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有“冬至小年兜”的说法,冬至一大早,家家户户要敬祖先、吃圆子。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说,冬至时节秋收完成,人们用冬至圆来庆祝丰收、敬奉祖先。冬至圆有红的白的,还有各种小鸡小鸭的形状,都是祈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间“吃冬节圆多一岁”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冬节小年兜”,吃冬节圆就好像过大年;二是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明代有个姓徐的秀才含冤坐牢,当时的法律规定死刑犯若到冬节还未斩首,就要到明年再处治,徐秀才在吃了冬节圆后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冬至除了吃冬至圆,就进入一年中“数九寒冬”的日子。古人还有用画九和数九来度过寒冬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人们在冬至这日,画素梅一枝,有八十一朵花瓣,每日染一瓣,等花瓣染尽,一幅梅花画作完成,日子也到了春暖花开时。“写九”则是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写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繁体),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闽南小阿芳》摄制组是一群致力于闽南本土文化影像表达的从业者,用他们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闽南文化的美妙形态。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活泼有趣的形式,用小孩子的视角,去传播和推广闽南文化,去影响更多的闽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