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闽南语 > 闽南语方言 > 正文

闽南文化研究者写下36万字闽南语民俗散文:我是西街的囝仔

来源:泉州网 2016-12-12 10:21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西街,有唐宋的形体,明清的骨架,民国的面相,至今仍然完整保留民国风貌与悠闲民风。裸露的红砖随处可见,见证岁月沧桑,见证老街的古朴。

声音

  近日,本报《小城故事多》专栏推出了文史研究者杨清江老人一生为整理抢救泉州文献奔走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热议。

  (记者 殷斯麒 整理)

古城勾起对往事的怀念

  市民蔡永怀:我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城南的曾氏古宅里,大厝正门朝横街,后门通公婆巷、八卦沟,一边是百年老校振兴小学,一边是民国时期泉州商界领袖蔡鼎常的故居,是典型的闽南古大厝。附近有天后宫、李贽故居、城楼巷、聚宝街、青龙巷。我见证过“南门兜、挤烧包”的繁华,也见证过“看侨光、吃远芳”的风情,八卦沟一度是我儿时的“水上乐园”。亲历了古城的变化,现在古城的一砖一石都能勾起我对往事的怀念。

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古城

  市民韩先生:杨清江老先生让我想起了《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老师傅,数十年如一日为保护古城文化奔走,这就是匠心。古城里有很多这样的匠人,传承古早小吃技艺的、发扬民俗传统文化的等等。希望年轻的一辈能继承老一辈的衣钵,关注古城文化,把泉州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

在平凡岗位上演绎价值人生

  网友“柯家小妹”:老先生的工作态度让人感动,在平凡岗位上演绎了有价值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两剧目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 梨园戏著名导演苏彦硕
  • 新加坡义正宫到永宁包公馆 开展包公民俗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