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剧的迷思:如何撬动更大的市场?
总结规律,或许不难发现幻想IP在影视市场上的曲折,一方面是由于原著IP与影视作品之间存在差距,原著粉丝对改编质量莫衷一是,IP效应受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幻想IP内容与大众市场之间存在的壁垒。
数据显示,今年大热的几部剧集如《扶摇》《镇魂》《沙海》《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男女观众比重中,女性观众比例约在49%-79%之间,而男性观众比例则约为21%-51%。显然,女性观众是大众市场的收视主体。这就意味着,一部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剧集,不仅需要收割核心圈层,还需要打通壁垒,尽可能取得女性观众乃至大众市场的共鸣,将内容覆盖面最大化。这个理论放在幻想剧上一样适用。
此前大热的《古剑奇谭》《择天记》等玄幻题材剧集之所以成为全民爆款,原因在于这些剧集不仅仅满足了幻想内容爱好者的需求,还能加入多元元素,把控核心圈层与大众市场不同的内容需求。
如《古剑奇谭》中除了环环相扣的升级打怪、绚烂的异世界,还有兄弟间的情谊,主角们内心的感情羁绊作为调剂,让观众能够在体会"大场面"打斗的刺激之余满足感情投射的需求。《择天记》则在主角逆天改命的内容之外发酵出了白落衡、天海圣后等个性化的角色,展现人性复杂,让剧集拥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而不是一味宣扬价值观念,幻想内容圈层能从内容质量上找到共鸣,大众市场能因情感受到感染。
《将夜》也在试图在内容覆盖上获得市场最大的公约数,不仅仅甘心成为一部优秀的幻想剧,也希望能够撬动更大的市场。
《将夜》被原著粉丝称为"一段可歌可泣可笑可爱的草根崛起史",幻想世界里有无限可能,反抗命运、追求自我被包裹上了异能的外壳,故事中"草根少年成为救世主"这类英雄主义的情节满足原著粉丝与爱好者的内容需求。
同时,《将夜》本身也设置了不同层面的个性角色,让大众观众在剧集中找到感情投射。如女主角桑桑不是单纯陪同男主成长、为男主付出的点缀性角色,而是承担着相当的重量,在故事中成为一个关键转折,而如隆庆、大师兄、陈皮皮、三皇子、司徒依兰等主要角色都在故事中有自己的位置与作用,象征着不同的命运轨迹。《将夜》是一个少年群像,每个人都在故事里成长,寻找最终的归宿。
更重要的是,《将夜》中表现出的价值观是对命运、阶级的不顺从。"燃",这是比少年英雄史诗更让人感动的内核,与圈层无关,是内心的热量,血液的沸腾,异世界的冒险与现实世界的青春热血产生融合,让故事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激起大众市场年轻人群的共鸣。
《将夜》开场就有一段著名的台词:"老鹰不会惧怕蚂蚁,在它眼中蚂蚁只是黑点。蚂蚁不会惧怕老鹰,因为它们连成为鹰嘴食物的资格也没有,它们的世界里甚至根本没有老鹰这种强大的生物,看不到也触摸不到。然而千万年间,相信蚂蚁群中总有那么特立独行的几只出于某种玄妙的原因决定暂时把目光脱离腐叶烂壳向湛蓝青天看上那么一眼,然后它们的世界便不一样了。"这几乎是所有年轻人对成人社会的隐秘独白。
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罗立对《将夜》寄予的期望,不仅仅是在传播层面获得大众认可,也希望《将夜》能为影视市场提供一个新公式,"《将夜》是非常优秀的案例,给许多影视公司以新的启发。"
影视市场终将迎来新的血液,优质内容IP是发展所需的动力。《将夜》的出现与阅文集团IP服务链条的升级,或许能为幻想市场提供新契机。而当内容市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影视市场也将拥有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