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建、管、用”关键环节,构建完善“一公里半径”的农家书屋阅读群,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127个、升级建设百姓书房24个,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其中,石狮市图书馆、石狮新湖社区农家书屋先后荣获“福建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示范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 |
凤里总工会举办的暑托班成为孩子们暑假学习的地方 |
总分馆建设
通借通还便利市民阅读
近日,玉湖社区农家书屋门口多了一个“新华书屋”的牌子,相比以前,玉湖农家书屋摆放着新华书店优选的一批新书、好书,前来借阅书籍的市民可以在这里直接购买,这是我市拓展农家书屋“一公里半径”建设又一举措。早前,玉湖社区农家书屋就是与石狮市图书馆最早联网的书屋之一,市民在这里借书,可在市图书馆还书,实现通借通还。
现在,实现通借通还的农家书屋增加了不少,包括后期在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升级改建的一批百姓书房。通借通还的实现,得益于石狮市图书馆与各个借书点之间实现标识、制度、图书调配三“统一”。据悉,2019年年底,我市完成湖滨街道、凤里街道、宝盖镇、永宁镇、祥芝镇、鸿山镇、蚶江镇、灵秀镇8个镇(街道)文化站图书室的图书纳统和联网工作,给文化站挂分馆牌,还依托社会力量建成凤凰城分馆(百姓书房)、步行街分馆(百姓书房)、黄金海岸分馆、农商总行分馆。为完善农家书屋“一公里半径”建设,我市还开通了流动图书车、24小时电子借阅机。
“来这里借书,最方便的就是通借通还,流动车上借的可以到市图书馆及各个借书点还。”在服装城会展中心广场借书的吴先生表示。同样,在电子书借阅机上借书的小郑也体会到了阅读的便利。“24小时可下载电子图书阅读,太方便了。”
截至目前,一个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农家书屋、各镇(街道)特色馆、合作馆为分馆,人工服务与自助服务互为补充的,流动图书车作为辅助,实现通借通还、兼顾电子书借阅服务的石狮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基本建成。
多模式发展
把“农家书屋”作出特色
8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凤凰城分馆(百姓书房),刚进门就被宽敞舒适的借阅大厅吸引,不少小朋友借完书,端坐在有设计感的阶梯上,静静阅读。据悉,优美的环境是凤凰城分馆的一大特色。这家分馆由政府主导、企业管理,设置座位100个,藏书近2.5万册,充分保证附近居民的阅读需求。
凤凰城分馆是我市“农家书屋”多模式发展,作出特色的缩影。另外,市万祥图书馆是我市定位收藏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的特色图书馆;步行街分馆,由市图书馆直管,实行全自助服务,市民可自助免费借阅;在黄金海岸分馆,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开发商主导、社区志愿者参与管理,有序运行;农商总行分馆则是由市图书馆主导、银行自主管理;数量最多的则是按行政区划的各镇(街)文化站分馆,由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各文化站自主管理。
这样的管理模式,成就了我市图书借阅服务“百花齐放”的现状,农家书屋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阅读的便利。不仅如此,在总馆指导下总分馆服务体系内各分馆、服务点不定期联合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阅读引领教育的作用。以2019年百日阅读活动为例,多馆联动宣传,参与人数超过7500人。
(记者高荣芳/文李荣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