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开心地表示,这回真给网络文学提气,“一直以来,网络文学被认为是快乐文学、低俗文学,是给人逗乐、解闷的,而此番可以正视自己的地位了。”她认为,网络文学其实已经承担了主流文学的职能,也越来越精品化、越来越正能量,拥有最大量的读者,反映了人们的焦虑,也抚慰了人们的心灵。
网络文学代表中国流行文化走出去,更迎来一片欢呼。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中国文化输出,过去更多经过文学奖、图书展、电影节、版权输出等主流渠道,而这一次,真正意味着中国流行文化首次走进欧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自发翻译、在线阅读、粉丝社区的出现,意味着我们整个文化生态的输出已经开始。读者看书、追更、互动、评论,这才是完整的网络文学文化。”林庭锋说,这些线上的行为与整个产业链,比如改编产品、作品周边等一起,将构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输出,“对于中国大众文化来说,这样的输出是前所未有的。”(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