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一对烛、一盘果、一封信,收费100元,清明期间,重庆有陵园推出了这样的“代客祭祀基础套餐”。这样的代客祭祀方式你认为如何?重庆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谊表示,代客祭祀值得提倡,其跨时空的特点,弥补了清明节短时间、高密度祭扫集中带来的不便性,既满足了群众缅怀先人,追忆亲人,表达哀思的需求,又体现生态文明环保的特点。(4月8日《重庆晨报》)
如今这个时代,只要有网络,似乎一切都是那么便捷,似乎一切都可以找人代劳。买东西,可以叫代购,喝醉了,可以找代驾,就连清明节代扫墓,也早就不是一种新鲜事物,前几年就有很多淘宝商家在做“代扫墓”,甚至还提供代磕头、代哭坟等等服务,可谓周到之极。毋庸讳言,从现实的角度看,“代客扫墓”确实是有其需求的。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出门在外身在异乡奋斗打拼的家庭非常多,舟车劳顿回乡扫墓确实很可能没办法抽出足够的时间精力。这也就难怪“代扫墓”的兴起了,难能可贵的是,重庆陵园不仅主动发现了需求,而且能够秉持生态祭祀、绿色祭祀的现代理念,以清茶、香烛、水果代替焚烧纸钱,以读信件代替磕头哭坟,令人钦佩。
尽管如此,“代客扫墓”终究还是一种“代劳”,祭扫的行为可以由人代劳,思念、追忆亲人又岂能由人代劳呢?祭扫是思念的依托,外在形式的存在,无疑是表达内在精神与情感的一种“仪式”。诚然,请人“代扫墓”事出无奈,只是不要忘了祭扫之中,那追思亲人的本意吧。(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