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港新闻 > 正文

明代敬字亭委身泉港油菜田 构件回归村民出资重建

来源:闽南网 2014-03-13 08:52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构件回归重建 浮雕线条清晰

  敬字亭的实用功能基本已废,但亭身精细的浮雕倒忍不住让人驻足观看。二层南面雕有丛竹、飞鹤、石塔、芭蕉树等,北面雕有海水、游鱼、云彩、桂树,以及一手托官帽的官员等。

  三层浮雕的一面有5个人物形象,居中者为孔老夫子,身后的两旁各有一个手捧书卷的童生,左边一个似文官,右边一个手提毛笔和砚台之书房文宝。

  三层浮雕的其他几面刻着碑文。所刻内容跟励志读书、追求功名、光宗耀祖及爱惜书籍有关。最顶层的亭盖,雕刻着一条大鲤鱼,寓意着鲤化成龙。

  泉港区文体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这样的敬字亭,目前在泉港区已不多见。黄地枝说,小时候,村里还有不少人都将写有文字的废纸张丢入敬字亭,如今几乎见不到了。重建后的敬字亭只是某种程度上依然代表着村民对这种习俗的尊重。

【解读】

古人敬重文化 讲究敬惜字纸

  敬字亭,源起何时,至今难以考证。泉港区坝头中学高级教师吴玉杯研究认为,科举时代,塾师在教授学生读书练字中,难免有一些废纸产生。古人认为,那些记载或书写有文字的废纸张、废旧春联,是不能随便丢弃的,必须随时收集起来,定时拿到字纸亭去焚烧,否则会被认为是亵渎了孔子公而受到惩罚,终生不识字。

  他介绍,当时凡办有私塾的乡村,一般都建有字纸亭。各地字纸亭的形制大同小异,有点像塔,又有点像焚香炉。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泉州市文史专家杨清江的认可。杨清江说,这样的习俗称之为“敬惜字纸”,它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全国各地莫不如是。

  在古代,这样的敬字亭到处可见,有的也称“惜字塔”、“字纸亭”等。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敬字亭逐渐消散,目前在泉州已不多见。

雇人上街捡纸 还有功律劝勉

  记者随后获悉,陈垂成《泉州习俗》一书曾记载,泉州民间崇信“敬惜字纸”,认为这是一种积德善举,家中子孙将来会因“文”而兴旺,“有的甚至出钱雇佣闲散劳力走遍街巷捡字纸,不敢随意亵渎有文字的废纸”。《泉州习俗》还记载,在泉州城内有多处著名的敬文亭,“如玉犀巷文昌宫、盛贤铺北山宫等都建有精致的敬文亭”。

  放眼全国,最早的敬字亭或许和《文昌帝君惜字功律》、《惜字条约》两书有关。其中,《文昌帝君惜字功律》劝勉的善行主要有:生平以银钱买字纸至家香汤浴焚;生平遍拾字纸浴焚;多收字纸灰深埋净地;以字纸焚疏炉;以字纸漂净水中;或急或缓,见字纸必浴焚;偶于秽处见字纸,即收起不轻忽,等等。《惜字条约》则倡议:衙门房科最多字纸,须刻刻留心拾藏字篓,多即焚化,不可抛弃糟蹋。(本网记者 陈丽娟 谢向明 通讯员 肖咸强 庄国辉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永辉泉州百捷店调改开业,胖东来模式打造海
  • “大篷车”精准助企 南安打出服务“组合拳
  • 政协委员建良言助力潘受故居向“新”生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发展文旅经济 支持厦门打造国家级旅 来厦门办海上婚礼 厦门发布5条婚恋旅游主 全国首个!泉州市物业管理学院揭牌 预计9月份投用!泉州这所小学完成竣工验 周同学巨型艺术装置亮相六大地标 拿上这 高温过后狂风暴雨冰雹突袭 厦门明日或有 厦门:幼儿园新生8月10日报名 教育局发布 思明区19个单位招聘44人 报名时间截至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