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记者 花蕾 田米
闽南网10月2日讯 61岁的陈女士,前天下午度过心惊胆战的6个小时。
当天下午2时许,一个自称北京市公安局刑侦队办案民警的男子,给陈女士打来电话,称她已是通缉犯,还用传真机传来一张通缉令,上面身份信息与她的完全一致,包括照片、身份证号码等。陈女士当场被吓住,照着提示,给对方的工商银行账户汇去58500元。
随后,按照嘱咐,陈女士又来到中国银行,准备第二次汇钱。柜员看陈女士表情奇怪,接着电话不停点头,就问她和收钱方认识吗?陈女士摇头,捂着手机话筒轻声说“北京公安局的”,察觉有异的柜员便接过电话询问。
“我是她儿子”,听到这样的答案,柜员判定大姐遇上骗子,大声说“我是泉州公安局的”,几秒钟沉默后,对方挂断电话。
陈女士这才醒悟,想到骗子的账户是工商银行的,便赶到中国工商银行泉州安吉路支行,向大堂经理小吴求助。了解情况后,小吴便拨打客服报挂失,故意输错3次密码,将骗子账户的网上银行密码锁定。支行行长刘惠珍说,这样骗子就无法网上转账,但第二天仍可拿身份证到柜台取款。
为此,乌屿边防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立案,申请司法冻结。当晚8点,银行接到《冻结存款通知书》,立刻上报申请,将对方账户彻底冻结。民警称,该账户在外地,他们会联系当地警方,帮忙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