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晖/绘
【记者观察】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挺好的,出来社会以后怎么是这样?”有些正在实习或者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在校大学生总有这样的疑惑,本次来咨询的大学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
老师傅怎么不主动教我?他难道不知道我还只是一个实习生吗?他怎么那么严肃得几乎难以接近?……说实话,抱着这样心态的实习生,我也不会喜欢。
只问两个问题:这个过程中,你真的觉得自己不存在任何问题?要整个社会来适应你在校的规则,可能吗?
【咨询过程】
星星:我现在在实习,刚出来许多事都不懂,尤其人际关系,在办公室我很郁闷,和他们都玩不起来,我该怎么做?
心理咨询师:处理事情的办法有很多种的,只要能自得其乐就行,如果你真的很想融入他们,去尝试一下就是了。
星星:怎么尝试呀?如果叫他们大哥大姐,我叫不出。跟别人一样称呼我又觉得没有礼貌,毕竟我刚出社会,他们是长辈。他们大多三十几岁,只有一个老师傅稍微大点,但他很严肃,我都不怎么敢和他聊天。
心理咨询师:他们可能经历比较多的人情世故,难免严肃。但你有他们没有的活力,这其实是他们所欣赏的,他们只是戴上了面具对所有的人,并不是针对你,他们还是希望能和你轻松聊天的。
星星:可是我不喜欢这样啊。做得好我不期望你表扬,做得不好你可以说。毕竟我刚出社会,是来学东西的,学校学的不比现实。他们这样,只会让我不敢接近。像上次,我想跟那个老师傅学习,他只顾着自己,都没有考虑我刚出社会。九层高的工地啊,如果我不小心踩错,不就掉下来吗?
心理咨询师:嗯,确实是挺危险挺辛苦的。但那个老师傅是否认为你很不错,可以轻松胜任?
星星:怎么可能?我已经告诉他们我是来学习的,而且老师傅应该知道第一次走钢丝是什么心态。我以前都没走过,一下子就踏上去,能不害怕吗?而且他都没有等,就自己走过去。在学校,我们部门纳新,作为学长,我们都会照顾那些学弟学妹。他们不懂我们会教,他们有困难我们会主动帮,难道外面还不如学校?
心理咨询师:在学校你们这样做确实很好,但现在你走上社会了,有些东西可能跟学校很不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去体验去经历。他们没有很明确的义务一定要教你什么东西,你要的东西只能自己主动去学习。
星星:还有,上次的周末,我想找他们出去聚聚,趁机联络一下感情,方便以后工作,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去。
心理咨询师:他们同样没有义务去吃你的饭,因为这也是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的。
星星:拜托!我们晚上不用上班,出去聚聚不好吗?呆在宿舍有意思吗?
心理咨询师:这个时间他们可能想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呆在宿舍也可能是一种享受。如果要让他们去赴你的饭局,需要你真心邀请。
【心理咨询师分析】
从星星描述的情况看,他在处事上比较被动,等、靠、要的东西多一点,可以认为是不够成熟。他应该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长大成人,即将走上社会,应该独立去处理一些事情,而不是要求别人围着他转。在学校的时候,建议他尝试独立处理一些事情,同时明白,别人没有理由一定要为他做什么,所有的东西,不管是学业、生活、朋友等都要靠自己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