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泉州中心市区将建成15公里以上的绿色步行道和自行道休闲观光道,各县市也将推出3公里以上的慢线道,为市民休闲观光,提供好去处。
昨日,泉州市城市慢线建设指挥部召开城市慢线建设工作动员会,传达福建省政府近日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上还透露,市区将建的3条慢线系统,主要分布在东海至城东线、清源山至西湖景区、以及刺桐路东西道。
泉州市规划局市政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慢线即绿道,包括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建设。意见对慢线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详细指导意见。慢线系统,应形成景观丰富、便捷舒适、成环成网的原则规划。结合慢行道建设,还应设置沿线绿道,尽可能做到有景可观、有地可憩,步移景异,避免单调。同时结合绿道出入口、休憩点设置公共停车场,满足机动车、自行车、残疾人停车等停放需求,并留出交通换乘和游客停留空地。统筹布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等服务。
考虑到居民出行方面,慢行道两侧的休憩点,还将结合较好的景观点,采用港湾式布局,休憩点包括休息亭、长椅、石凳等设施,可结合设置健身娱乐设施。
目前,泉州拟推的3条慢线道路,正在设计具体方案。按照要求,3条慢线系统将形成独立、与车行分离,不占用现有人行道,不得长距离借道市政道路的慢行设施。目前正在修建的滨海公园慢线系统,符合上述要求,将于6月前完工,将是东海至城东慢线系统示范段,也是泉州首条慢线道。 (本网记者 曾小琴 实习生 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