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怀/摄)
墙塑壁画:展示泉州历史
状元街文化韵味独领风骚,除了六七座复古石牌坊渗透出历史名城的文化浸润外,刻意布置的四幅大型墙塑壁画则展示了泉州历史的回眸和文气的凝聚。在“四门学士坊”内北侧墙上,有一幅题为《先民开发晋江》泥塑,图像拙朴,线条粗犷,给人一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感觉。这里,天上星星闪烁,大雁飞翔;海上巨浪滔天,鱼儿游弋,船舶扬帆,水手操舟;陆上则车轮滚滚,骏马飞驰,人群熙来攘往,喧嚣涌动,还有城墙、楼阁、梵刹、双塔和不知是何方神圣的宗教偶像。雕塑的空地镌题宋代《太平寰宇记》的一段文字:“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因立晋安郡。景云二年改泉州。”
“状元坊”侧南墙《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则充分展示宋元泉州鼎盛时期海交贸易的繁华景象。壁画为线条素描,阴刻镶金,明朗清新,自然典雅。画面上有大海、云水、波涛、帆影、大石桥、东西塔、石湖塔、清净寺、靠岸的番舶,有市舶官员、中外商人、苦力工人、顾客、歌舞杂耍艺人……男女老少,形态各异,活泼生动。
元妙观三清殿围墙后,留一大活动空间,置八盆大型榕树盆景,点缀环境。其东北、西北墙上,各嵌一幅大型壁画,均为青石浮雕,画面清晰简洁,意境幽深玄远。西北为《子见老子图》,东北为《紫气东来,青牛西出》,作者特于二画空隙处各镌《史记》一段文字。
一直以来,状元街闹中取静的优雅环境,令人心醉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的居民和商家,成了泉州的黄金宝地。居民入住、商铺开张、酒吧兴起,加上元妙观三清殿落成,三百米状元街每天游客行人川流不息,尤其是一家家命名古雅的书画小店,组成一道十分独特又亮丽的风景线。
延伸阅读
黄培松“状元坊”
位于西街开元寺口,为黄培松立,民国初尚存。黄培松,清光绪六年武科状元,辛亥革命胜利后,泉州同盟会以黄培松曾经在广州参与审判并处决黄花岗烈士,愤而发动群众将其状元坊拆毁。
曾从龙“状元井”和曾从龙纪念馆
目前,西街曾井巷中尚存曾从龙“状元井”。后来曾从龙后裔搬至现今晋江安海西垵曾府尾,现在那里也建了曾从龙纪念馆,与曾氏祠堂并在一起。
庄际昌状元祠
位于泮宫内。原名庄羹若祠,祀庄际昌,俗称状元祠。庄际昌状元祠建于明朝末期,邑人念庄际昌之德,于泉州文庙西侧蓝桥巷内建祠祀之。1998年3月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建筑风格简朴,颇具特色,是研究泉州祠宇的重要文物遗迹。祠坐北朝南,大厅为三开间三进深,砖、石、木结构。总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其中有大门及前厅,主厅左右回廊及天井,后落有走廊及天井,祠堂大厅东侧有大门及大埕,并保留石狮一只。
祠堂主厅有对联曰:“品比青阳梅树,玉洁冰坚,不愧大魁天下;学宗洙泗杏坛,升堂入室,证拟仞数宫墙。”赞际昌为官严正、刚直不阿、才华出众。大门呈凹形结构,顶端横一石匾,正面镌刻“庄际昌状元祠”六大字,此匾应为建祠时之原构件。大门两侧石柱镌刻对联:“玉笔发文光千丈,金瓯歌春华万里。”
黄真真(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山川毓秀、地灵人杰,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也是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地方之一。
据载,唐贞观元年时就有泉州人徐晦高中状元,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千多年里,这些状元不仅成为泉州的荣耀,而且形成泉州特有的状元文化,既辉煌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