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方案》提出,通过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努力实现蓄水量增加、蓄积量增长、食物量增多、碳储量增高、产值量增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森林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自然财富和社会财富。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开启森林经营新范式,将更好地发挥森林“宝库”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12%,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夯实了基础;2024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8121亿元,同比增长6.1%,为百姓餐桌输送了品种多样的优质食物,也充实了林农的钱袋子。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省理当在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上先行先试、创造经验。
转变经营理念。传统的森林经营往往聚焦单一功能,如经济林开发或生态保护,导致森林经营目标割裂、政策协同不足。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以系统观念统筹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经济产出、粮食安全和固碳增汇功能,推动森林经营从条块分割向多元协同转变。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强资源统合、力量整合、政策集成,切实做好试点区的培育、遴选、推动工作,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山青水净、林茂民富”的森林“四库”联动样板。非试点区也应增强“四库”联动意识,以新的理念经营森林,提升综合效益。
优化林分结构。良好的林分结构是森林发挥各种功能的基础。福建是我国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弱化,抵御有害生物能力减弱,火灾隐患加重;森林质量整体不高,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全国位居第七,有一定提升空间。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要把优化林分结构作为基础性工程,注重阔叶树与针叶树的合理配置,发挥科技在改善森林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我省森林质量。
注重兴业富民。森林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向人类持续提供多种产品,是规模巨大的绿色经济体。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要以新理念谋划林业产业发展,系统推进森林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业、森林康养、森林碳汇、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森林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森林不仅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还蕴含着强大的生产力。我省要立足资源优势,稳步推进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森林资源,发展高质量林业产业,开辟经营森林新天地,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