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化县三班镇奎斗农文旅融合项目凭借独特定位、创新模式和长远规划,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协同,逐渐成为探索共同富裕路径的优质样本,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共同富裕按下了“加速键”。
盘活闲置资产 激活共富引擎
三班镇奎斗农文旅融合项目占地约5400亩,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然而,项目启动之初,大量的农业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犹如沉睡的宝藏等待被唤醒。
村集体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寻找盘活资源的方法。奎斗村村书记陈永开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当时我们就像一群寻宝人,先是对村里的闲置资产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然后,我们积极与优质企业对接,就像给宝藏寻找合适的‘守护者’。通过租赁的方式,把300亩农业大棚和700亩林地租给了冠城农业科技和绿洲生态农业等企业。”
这一举措带来了显著的成效。村集体不仅每年能获得约80万元稳定租金收入,而且企业入驻后,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以前我得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一位在农业大棚工作的村民开心地说。如今,奎斗村连续两年村财收入超百万,村民年均增收约900元,真正实现了资源、资金、农民的有效转化,激活了共富新引擎。
龙头示范引领 撬动产业共兴
如果说盘活闲置资产是打开共富之门的钥匙,那么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就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奎斗农文旅融合项目中,冠城蓝莓种植示范园和绿洲生态水果种植园就是这样的“领头羊”。
其中,冠城蓝莓种植示范园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该集团负责人洪长春兴致勃勃地介绍:“我们集团2023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三班镇奎斗村,当时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投入3000多万元种植蓝莓300多亩。整个蓝莓基地采用全基质无土栽培和肥水一体化管理,引进全智能灌溉和温控系统,按照生态有机标准化栽培,实现对蓝莓生长环境的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精准调控。”
“作为招商企业落地奎斗以来,我们感受到了县、镇、村满满的诚意和大力支持。三班镇将我们基地纳入共富示范区建设的范畴,在政策扶持和基础配套建设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保障,让我们能够安心发展。”洪长春感激地说。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在品质和规模上不断提级,做大做强蓝莓产业,争取为奎斗片区的发展尽一份力。”
此外,绿洲生态水果种植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植园占地500亩,专注高端水果培育,年产量约550吨,产值达1000万元,打造了四季采摘体验平台。两大龙头就像两块强大的磁石,带动周边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兴起,为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区域破壁协同 共绘共富愿景
三班镇奎斗农文旅融合项目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立足长远,积极整合周边资源,提出了建设“城关东南部生态休闲农文旅融合后花园”的宏伟愿景。
三班镇镇长陈为富展望道:“奎斗农文旅融合项目上接观音岐等公园,下连龙门滩库区,区位优势十分显著。未来,我们将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一个集果蔬生产、采摘、游乐、研学、团建、美食美宿于一体的万亩休闲区。想象一下,到时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那将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同时,项目还将加强与城东工业区配套发展,形成产业互补格局。通过区域协同,助力东南片区向城乡、生态、文化、精神共富全面跃升。此外,项目还注重文化元素融入,如碧象岩陶瓷文化展示区建设,将丰富游客文化体验,促进陶瓷文化传承。这种农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将提升项目综合竞争力,为实现更高水平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郑智得通讯员苏艳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