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8日讯 泉州市区滨江北路沿线的9个公园,本应是市民贴近晋江、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但由于绿化管养、基础设施、市民互动上的不到位,这些分布零散的公园常常人气冷清,与市区西湖、东湖等公园的人气爆棚,甚至人满为患形成很大的反差。
如何将这些公园利用起来,有效分散中心市区几个公园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昨天,海都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这几个区属的沿线公园将按照市政府“成熟一段移交一段”的要求,由区级组织改造完善,竣工后移交市级统一管理。
在规划方面,也将增加文化内涵,尽量能凸显各公园主题,吸引更多人气。同时,如果读者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告诉我们。
滨海公园沿线设有自行车道,但因偏离市区,市民前往不便,人气冷清
现场:
绿化管养不到位
互动项目有待完善
关键词:基础设施
北峰潘山段江滨公园,红沥青路面的专用自行车道,可以满足喜欢骑行的市民的需求。滨海公园为带状公园,沿线也设置了自行车道,天气好时,可看到市民在此骑行。有市民建议,要是能赶紧把自行车租赁做起来,骑车就更方便了。
与这两个公园相比,同样设有慢道的金山公园和龙眼生态公园就显得“灰头土脸”。慢道为水泥铺成,部分已经破损。虽公园警示慢道机动车禁行,但仍可以看到不时有机动车进出。沿着龙眼林行至沿江路段,使用的是石柱加麻绳护栏,但几乎所有的麻绳都缺失了。附近居民老黄说,江岸很滑,没了麻绳,很容易出危险,“很长时间了,也没人来管管。”
关键词:绿化养护
龙眼生态公园位于石笋公园与金山公园之间,有大量菜地,还有不少垃圾。此外,也存在违章搭盖的鸡鸭棚舍。基本没有绿化、花化等其他景观提升部分。
与其他沿江公园相比,石笋公园可谓文化底蕴深厚。公园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接官亭”等。只不过,公园入口处附近可以看到不少垃圾,原本绿茵的草坪也已被踩得光秃秃一片。
笋江公园的拍胸舞雕像很吸引人,但园内景观以绿色植物为主,花化、彩化较少。园内湖岸滨水的植物也较为单调,部分为水草,显得杂乱。江滨体育公园虽林木茂盛,但保养尚不到位,一些绿化可见枯枝败叶的现象。
相比之下,滨海公园的绿化、花化层次、品种,都更加丰富。特别是盛开的三角梅,以及花圃中大片玫红色的牵牛花,更是提亮了整个公园的色彩。
关键词:市民互动
公园虽美,如果只是看看风景,不免显得单调。市民陈先生觉得,江滨公园目前都是些纯欣赏性的东西,希望可以多增添些互动的项目,让市民可以参与进来。
江南公园原本就是这样一个可供市民互动的地方,一到傍晚,常可见小伙子追逐着脚下的足球。然而,此景如今已经被周边而来的牛给取代,留下的则是一坨坨牛粪。市民洪先生介绍,如今每次到那踢球,都要先清理牛粪,踢球的心思都没了。
相比其他公园,浦西江滨体育公园的夏天儿童乐园、游泳池,都能吸引人流。再来看看滨海公园,园内的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以及足球场、篮球场,配套都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