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29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通讯员 黄志鑫 文/图)在没有石材矿产的土地上,泉州南安创造了“买世界、卖世界”的石材传奇。过去几十年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石材被源源不断运输到此,南安人不仅用技术和巧思将其变身为建筑的一部分,更借由它叩响了全球贸易的大门。
特别是在被誉为“世界石都”的水头镇,石材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引擎,“链”起千亿共富生态圈。
水头石材市场里,随处可见的石材原料
石企:行业“领头雁”助力乡镇共富
水头既不产大理石,也不产花岗岩,却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你在水头找不到的石材种类,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环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凌辉如是说。
自2006年到水头设厂后,该公司快速发展成南安市石材产业的规模性企业,建成了独具规模特色的装饰石材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均从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地引进,拥有电脑加工中心、电脑水刀切割机等目前世界上最精尖的加工设备。
凌辉说,这几年,石材行业的设备逐渐替代人工,公司员工数量从高峰期的近千名减少到200多名。虽然公司员工不多,但他们推出了利益共享机制,如每年组织体检、缴纳五险一金、并通过技术比武为员工提供补贴和晋升机会,努力增强员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环球的石材展厅
厂区内的裁切车间
环球石材热心公益
伴随着企业发展,环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至今已纳税3亿元,是南安市石材企业中的纳税大户。多年来,该公司向水头镇紫封小学、龙风中学捐助助学金,并着眼南安石材升级与转型,牵头组织石材企业联合办学,为行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凌辉表示,公司未来将把天然石业务的重心移到水头镇,为南安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南安石材产业链上,既有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也有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领域。从中华世纪坛到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在这些著名的地标建筑中,都有康利石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石材。
“产业集聚发展带来的直观变化是,石材企业和厂房增加了很多,整个乡镇更聚人气。”在公司行政经理吴培辉看来,水头拥有的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很有吸引力,大到石材加工,小至设备零部件,都能在公司周边找到服务商。
康利石材展示区
康利石材展示区
吴培辉说,石材机台设备种类很多且更新换代很快,很多石材设备的零部件及配件有较多的种类型号,在水头附近直接采购能有效保证订单生产的时效性。
延续多年的传统,公司每年都给西锦小学捐款,助力当地的教育事业,也为当地乡村建设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