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通讯员 何毓慧 文/图)近日,5岁的小强(化名)在家吃了炒蘑菇后中毒,被家人送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抢救,好在送医及时,小强经过10多天的治疗,康复出院了。
据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许成娜介绍,9月24日晚7点多,家住泉州市区东海的小强在家吃晚餐,其中一道菜是奶奶在屋顶上采摘的蘑菇,据小强的爸爸介绍,小强吃了一些炒蘑菇后,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开始肚子痛,吐了十几次,拉了三四次肚子。爸爸说自己只吃了一小朵蘑菇,看到儿子有症状后,他赶紧自己催吐,然后把儿子送到医院。小强爸爸还带了两朵新鲜蘑菇到医院。他说,有好几种蘑菇,但颜色不鲜艳,有点灰白色,具体是什么蘑菇也不知道。
据许医生介绍,当天晚上11点半左右,小强到医院后整个人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口唇发白,急诊为他做了紧急处理,胃肠净化、导泻、通便、洗血及解毒剂等各种措施都用上了。入院后第二天早上,小强出现了休克和低血压等状况,好在肾脏功能损伤不严重。经过在重症监护室连续4天的抢救,小强肾脏的各项指标都表现正常。“我们还咨询了云南的专家,但是没办法认识到蘑菇的品种。所以如果是吃了鹅膏菌属或者大青褶伞这两类蘑菇,是非常剧毒的,会出现肾脏衰竭等更严重的后果。”许医生说。
小强在重症监护室里经过各种治疗后脱险(医院供图)
许医生介绍,小强吃蘑菇后的4个小时前表现出中毒的特征是胃肠型的,如呕吐、腹泻等;有些中毒症状是在食用蘑菇6-7小时后才出现,表现为肾脏衰竭等;也有的是混合型中毒。一旦食用蘑菇中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如果食用后人是清醒的且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催吐的方式先进行紧急处理再送医;如果食用后人出现昏迷状态,不可盲目催吐,否则可能呛咳窒息。
医生提醒,对于来历不明的蘑菇,且不能确认其是否可以食用时,千万不要食用,以免发生中毒。一定要购买可食用的蘑菇且煮熟后才能食用。
此外,儿童误食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误食蘑菇,还有误喝汽油、管道疏通剂以及误食降糖药等病例。所以家长要看管好儿童,并把这些危险的物品放在儿童无法拿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