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一针一线金苍绣 四十余载不了情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23-07-06 20:17 http://www.mnw.cn/

  自创“灌棉技术”,提高凸绣效率;将非遗技艺与时尚相融合,使金苍绣走入日常生活;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技艺……今年59岁的林秀清,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金苍绣技艺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拥有40余年的刺绣经历。她的绣品金丝银线平凹有致,在针飞线舞中,尽显非遗之美。近日,记者一行探访了林秀清的非遗工作坊,倾听她与金苍绣的故事。

  自创“灌棉技术”

  林秀清的工作坊设在泉州古城七星街一处幽静的文创园内。拜访那日,她正在给金门的客户赶制一面旗,将画好的图稿,放在布上,用颜色粉浆搽过图纸,图案立刻就印在了布上,很是神奇。这一道工序,在过去40多年里,她已经重复过无数次。

  说起学金苍绣,就不得不提到姐姐林秀华。林秀清13岁那年,姐姐在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刺绣厂做金苍绣,每天晚上姐姐都会把金苍绣拿回家赶工。林秀清坐在姐姐身边看着她做,不知不觉中喜欢上金苍绣,一有空就跟着姐姐学。16岁时,她也进入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当刺绣学徒,师承洪进师傅学习其家传技艺金苍绣中的平绣。当时,有人找姐姐定做金苍绣,林秀清开始给姐姐打下手,俩人便离开了工艺美术公司,自己创业。

  后来,姐姐因结婚生子,转行去做别的生意,林秀清则依然坚守,自己开起一家金苍绣绣品的手工作坊。1991年,26岁的林秀清到锦绣庄刺绣厂工作。从普通的绣娘到管理人员,林秀清在锦绣庄用28年的时间学习提升,多年的积累让她的绣功日益精湛,绣法也不断改进。

  在锦绣庄的那些年,林秀清自创“灌棉技术”,以此提高凸绣效率。比如,以前要用棉花堆缝出龙的造型,再加以金线刺绣,而采用“灌棉技术”后,只需用布将图案先缝好,再用棉花填充进去就好了,大大提高了效率。这一改良技术,被当时很多从事金苍绣的师傅所学习。

  离开锦绣庄后,林秀清便自己创办了如今的这间工作坊。在工作坊内,她向我们逐一演示了泉州金苍绣品制作的八道工序,画稿、打孔、绷布、印图、金葱平绣、金葱凸绣、上浆、组装。首先是画稿,将图画在稿纸上,尺寸大小、图案内容按客户要求来执行,配色、画图、结构则由她自己来定。只要客户对图案的要求不变,这样一张结实的油纸,能反复使用多年,她手上最早的图稿有40多年了。

  紧接着就要给图纸打孔,沿画稿上线条刺出细密小孔,将缎布绷在木框上,把刺好孔的图纸蒙在布匹上面,用颜色粉浆搽过图纸,将图印在布上。随后,用棉花堆缝图形,用金葱绣出荔枝跳,或菠萝,或龙鳞迭甲,形成构图饱满的图案,在绣布背面均匀涂上米浆。最后就可以组装了,将绣片裁剪成形,缝制成品。

  “传统的金苍绣做起来颇费工夫,最有难度的便是打孔了,以前打孔都是用带橡皮的铅笔,把针插在橡皮上,太耗时间了。”林秀清说道。好在20年前,她在苏州学习交流时,发现了针打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图的打孔,并且现在的打孔速度越来越快,能留出更多时间专注于刺绣。

  非遗技艺与时尚融合

  “金苍绣的特别之处在凸绣,有的凸起的高度可达20多厘米,这在其他刺绣中是没有的。”林秀清进一步介绍道,凸绣使得绣品看起来更立体,通常就是用棉花之类的东西做填充物,在印好的图案上固定出想要的造型,在表面缠绕上苍线。

  与其他刺绣不同之处还在于,金苍绣绣品多用于宗教,分为庙宇绣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如佛服、绣佛、凉伞、幢幡、龙蟒桌裙、阵头绣旗等。此外,在戏服、喜庆绣幛等上,也经常能见到金苍绣。而金苍绣中常见的绣品图案,也极具泉州地方特色,泉州人喜欢将不同的祈福、祝愿寄托于绣品图案之中,将这些美好之意一针一线地“绘”制在绸布之上。

  “这项具有泉州地方特色的技艺,主要用于闽台宗教绣品,见证了两岸交流的悠久历史。”林秀清说道。

  过去40多年里,林秀清一心埋头刺绣,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绣品,曾多次在福建旅游博览会、泉州市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大赛中获奖。比如,《大独龙桌围》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金苍绣掌中木偶衣服龙袍》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作品曾获得第三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天工奖一等奖、第十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等奖项。

  近年来,林秀清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也尝试探索创新,将技艺运用到别的生活用品上。考虑到金苍绣不能水洗,绣在衣服上较困难,她便应用在了提包、高跟鞋上。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双绣着龙凤的高跟鞋,还有一个黑色手提包,上面刺了一朵大红刺桐,皆体现出非遗传统技艺与时尚相融合,走入日常生活。

  传承匠心岁月长

  泉州古称刺桐,泉州绣品亦称刺桐绣。金苍绣是刺桐绣中的一种代表性特色技艺,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即在罗缎底子上,用金绣线绣出各种美妙纹样。

  “泉州金苍绣传承了古老的刺绣技艺,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佐证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源流,我必须把它好好传承下去。”林秀清说道。这些年,她手把手带出了近150个学生,女儿、兄嫂、弟媳都成了她的学生。

  “学金苍绣,最重要的是兴趣。”女儿蔡玲玲告诉记者,金苍绣需要长期坐着,一天至少得坐八九个小时,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不感兴趣,很容易失去耐心。

  在她眼里,母亲林秀清十分热爱这门手艺。她儿时的记忆里,母亲花在金苍绣上的时间比花在她身上的时间还多,没时间陪伴她。她一度难以理解,直到后来她能独立完成一件金苍绣品,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时,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对艺术的那分热忱。

  蔡玲玲告诉记者,母亲一直对她很严厉,觉得是自己的女儿,应该比别的学生做得更好。看到女儿的技艺一天天在进步,林秀清很是欣慰。然而,眼下受现代电脑绣花的冲击,泉州传统刺绣专业队伍萎缩,年轻人很少愿意来当学徒。为此,林秀清也时常感到焦虑。

  “如果有人想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他们。”林秀清说道。前段时间,有一位木偶戏演员对金苍绣感兴趣,找到她拜师学艺,她欣喜地收下了。

  “我相信,未来的泉州金苍绣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林秀清说道。近年来,她积极参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青少年夏令营、文化体验之旅等公益活动,还在工作坊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每堂课都有四五十名小朋友报名参加。她会带着小朋友参观绣娘们的绣制过程,介绍金苍绣知识,再让孩子动手体验,感受指尖的非遗之美。(海都记者 柳小玲 李梓召)

原标题:一针一线金苍绣 四十余载不了情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