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黄惠珠:茶乡的“送子观音”

来源:闽南网 2021-12-08 09:57 http://www.mnw.cn/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12月8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同为女性,作为妇产科医生的黄惠珠心地柔软,从小立志为农村女性提供帮助。为了追梦,她学成归来后选择回家乡——泉州安溪工作,用 了10年时间,向偏远乡镇的妇女普及产检和新法接生的重要性,改变了她们的偏执想法。

  每一位妈妈都很伟大,这是黄惠珠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医33年,她不仅医术精湛,用一双温暖的手,迎接了很多小生命,为含辛茹苦的妈妈们保驾护航,还以乐观的态度影响了很多患者。在茶乡,很多妈妈都知道她,称呼她为“接生妈妈”“送子观音”。

11

人物名片

  黄惠珠,安溪县医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泉州市第五层次高层次人才,泉州市“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组专家委员,安溪县危重症孕产妇抢救小组专家,多次被评为安溪县卫健系统先进个人,安溪县医院首届“仁爱杯”最美医生,福建省妇幼先进工作者。

同情农村女性立志为她们服务

  1967年,黄惠珠出生于泉州安溪参内。农村女性生娃的不易,她从小看在眼里,希冀着未来能帮她们减轻负担和痛苦。读书时,她成绩很好,因为喜欢小孩子,曾懵懂地想成为农村“接生员”。在村支书和老师的帮助下,她稍微“调整”了人生方向,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当时的泉州卫校。

  在卫校读书的日子一点不轻松,隔三岔五就要参加测验,但她始终勤奋刻苦,用心学习医学知识,牢记老师“不认真怎么走上工作岗位”的叮嘱,把医学生薪火相传的“白求恩精神”刻在心里。

  1988年,黄惠珠从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安溪长卿镇(原长坑乡)中心卫生院,从事妇产科工作。那个年代的农村医疗条件落后,三张病床、一张产床就组成了卫生院的妇产科室。

  克服重重困难,她在这个乡镇卫生院一待就是十年,尽心尽力帮当地的乡亲姐妹看病,有时三个月都不能回一趟家。

22

黄惠珠在做手术

普及产前检查改变妇女的观念

  几十年前的农村地区,妇女们分娩前不做产前检查、不到医院生孩子。一些人偏执地以为,只有“没胆量”的女人才要到医院生孩子,多数人选择在家自己生。这样一来,最后送到医院黄惠珠面前的产妇,很多情况已十分危急。

  孕肚非常大的产妇不知道自己怀了双胞胎,在家生了一个后,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在肚子里,只能赶紧被抬去医院抢救;产妇在家分娩大出血,送到医院时产妇已严重休克,医院却缺少血源……这些命悬一线的紧迫,都令黄惠珠百感交集。

  如何改变局面呢?执着的黄惠珠以卫生院为中心,开始了漫漫的科普工作,给周边的农村妇女们讲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新法接生的必要性,逐步在卫生院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宣教流程。

  一方面,她手把手给村里的接生员培训新法接生、产后出血抢救等技能;另一方面,走村入户做好宣传,到家里去帮妇女和孩子做体检。她随身携带笔记本,写下与孕产妇的交谈内容,回来后还要逐一登记、造卡建册。由此,她对孕产妇的情况了如指掌,定时通知她们来医院产检随访。有次,一个产妇在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因经济条件落后加上身体不好,迟迟没来复诊治疗。心急的黄惠珠直接骑着单车,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产妇的家,在家帮产妇换药治疗。

33

患者家属给黄惠珠送来锦旗

  从乡村到民居,从村道到山路,多年来,黄惠珠的足迹遍布长卿镇的角落。

  在她的不懈坚持下,愿意到卫生院做产检及分娩的孕妇们也增多了,大家的生育理念也逐渐科学化。这份辛苦的付出,也得到组织的认可。1996年,她被评为“福建省妇幼先进工作者”。

固定时间坐门诊有患者为她蹲守办公室

  在长卿中心卫生院服务了10年,黄惠珠因工作需要调整到安溪县医院,接受更艰巨复杂的任务。和乡镇相比,这里的病人很多,特别是危重病人。在老专家的引领下,她快速成长,掌握了更多治病救人的方法、技巧。

  从身份上来说,她是一名医生,也是妻子、妈妈、女儿。为了工作,她从白天忙到深夜,有时甚至急诊手术到凌晨三四点,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碰上要值班,她从早上7点半出门,忙到次日中午12点才入门,在分娩高峰期时,她一轮值班就做了12台剖宫产手术。

44

黄惠珠在做手术

  好口碑口口相传,黄惠珠常常一上班,就下不了班。早些年,医院还没开通网上预约挂号,病人经常成群结队,慕名来找她看病。为了等她,大家在办公室门口蹲点,怕她下班“跑了”。“山区病人来就诊一趟不易,自己迟点下班没事,能解决的尽量解决。”每次,黄惠珠都等堵在门口的病人清空了才下班,闲下来后才发现自己的胃在抗议、腿已发软。

  2018年1月,黄惠珠被任命为医院产科学科带头人。她带领着由58名医护组成的产科团队,从门诊的建卡、筛查、高危管理、危重症抢救,到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兢兢业业,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由她带领的科室 ,被授予“先进科室”。

  为方便患者求诊,过去20多年来,她固定每周五坐门诊,也要求科室的医生固定自己的门诊时间,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茶乡的“送子观音”

  为大小生命护航

  产科是新生命的摇篮,是生命诞生的起点。

  多年来,在黄惠珠的精心呵护下,很多新生命顺利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家庭也因此圆满。

  有一些怀孕困难的夫妻,也找黄惠珠看病。对于这些患者,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能先不开药的就不开药,先督促她们减重、运动,定期来称体重。有一对长卿镇的夫妇结婚好多年了,一直没有怀上孩子,精神压力大。两夫妻逐渐失去信心,多次想放弃,都被黄惠珠劝住。最后经过她的调理,这对夫妻最后生了一双儿女,家庭非常幸福。

  在茶乡安溪,很多人称呼她为“接生妈妈”“送子观音”。每每看到病人寄来的感谢信以及以她名字首冠的锦旗,黄惠珠的心里都有种幸福感。

  她说,自己的目标是,帮病人顺利怀孕,让她们平安生下孩子。不久前,医院也加入了早产联盟,希望能给早产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救治。另外,她还设想建立一个母乳库,鼓励有条件的产妇们捐奶,给早产儿提供喂养帮助。(受访者供图)

55

黄惠珠带领的团队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永春:按下建设“加速键” 打造产业
  • 破解企业难题 永春推动“知产”向“资产”
  • 桂洋木薯粉条:舌尖上的乡土情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向新而行,打造数字福建“升级版”​—— 石狮市职工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