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0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赵美缘)继推出如厕专用免费停车位后,泉州交警部门又出招。这次,交警部门聚焦校园周边道路接送学生车辆的临时停车难问题。10日,闽南网记者获悉,交警部门将在中心市区学校试点学生接送通道,首批选定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和泉州实验中学滨江校区。
目前,这两个试点的接送通道已基本完工,将在上下学期间,为接送学生的车辆提供临时停车的便利。
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的接送专用通道
两学校试点接送通道 未来或推广
上下学高峰,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和泉州实验中学滨江校区车流量大。家长驾驶的接送小车短时间内高密度聚集,又存在随意停放与长时间停放现象,导致校园出入口两侧道路拥堵严重。
民警表示,若施划机动车停车位,数量有限的停车位可能会被周边社会车辆长时间停放占用,并未能真正起到缓解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的临时停车问题。通过现场勘查与走访学校,交警部门结合实际交通管理需求,在这两所学校的校园出入口道路最右侧的车道内试点设置学生接送通道。
学生专用通道为粉色,区域内施划了“接送通道、即停即走”路面文字标记和“儿童”路面图形标记。通道的两端及中间,设置禁止长时间停车标志,提醒家长“上下学期间 接送通道 即停即走”,要求接送的车辆临时停放、统一朝向。
“通道主要供上下学期间接送学生的车辆临时停车时使用,即停即走,禁止一切车辆长时间停放,交警将会对长时间停放车辆给予相应的处罚。”民警表示,将协同两所试点学校不断完善学生接送通道的建设和运行,下阶段将视运行成效在泉州中心市区其他道路条件允许的学校推行。
泉州实验中学滨江校区门口的通道
启动“点题整治”来 已增设停车泊位2642个
一段时间以来,泉州交警部门组织全面排查、汇总辖区停车泊位施划情况,合理施划停车泊位、设置禁停标志标线,排查停车场、停车泊位、禁停标志标线,梳理停车需求,分析违法停车频发多发问题原因,分步骤制订相对应的停车管理措施。
据介绍,自“点题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交警部门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共摸排禁停标志标线3258处,整改禁停标志牌491面,调整停车泊位管理模式1401个,增设停车泊位2642个,新施划夜间免费停车泊位1530个。
根据不同辖区特点,各地还推出“定点接送,步行一段”“智慧停车”“上天入地”“限时段免费”“P+R交通模式”等针对性停车措施;针对一些学校、医院、商超等周边停车难的特点,积极协调周边停车场对外开放,提供1小时、45分钟或半小时的免费停车。
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增设专用停车位,如:在泉州中心市区设置首批10个点、13个限时20分钟如厕专用停车位,为群众提供便利;在市第三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滨江校区试点设置学生接送粉色通道,缓解学校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车难问题;晋江规范设置了125个无障碍停车泊位,充分保障残障人员平等安全出行权利。
中心市区老旧小区“停车难”方面,交警部门也延长了夜间免费限时停车泊位的停放时间,并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则,新增了夜间免费限时停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