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吴炜景:把医院当家的医学博士 为失联病人寻亲

来源:闽南网 2021-08-11 09:08 http://www.mnw.cn/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8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陈玉玲)下午5点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陆续结束,三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走廊上,还有不少人坐在长椅上等着吴炜景叫号。

  一对临时加号的夫妻等到最后,总算轮到。这对老家在湖北的夫妻在泉州务工,因妻子的病情诊断不明四处求诊,希望能在他这找到确切答案。送走这对夫妻,吴炜景准备下班,在走廊上又被一名匆匆赶来的家属拦住询问。

  每天满满当当的工作,可面对病人,吴炜景从询问症状、作出诊断、解释病情到处方药物,都预留了充足时间。这份白大褂的“温柔”,使得他被贴上了耐心、温柔的标签。

  吴炜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博士,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教研室副主任。

11

人物名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教研室副主任,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四层次),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会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秘书长、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地市级科研项目3项。先后获评福建省“最美医生”、共青团福建省委“青年岗位能手”,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

以医院为家的医学博士

  出生在石狮,吴炜景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很感兴趣。高考时,他填报的都是医学院。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福建到广东,他转战三所学校。在他看来,呼吸专业充满挑战性,随时要参与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吴炜景的导师曾在一线抗击“非典”,不仅经验丰富,在业界也颇有学术影响力。跟着这位导师,他受益匪浅。

  2012年,他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毕业,怀揣梦想,回到家乡从医,加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为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主任曾奕明教授麾下的一员。

  在近十年的时间,吴炜景成长迅速,成为了科室副主任医师、教研室副主任。每周,他要出诊三次,日常还要查病房、参与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同时,结合医院安排,他还要到晋江、石狮、安溪等地的医院进行对口帮扶。

  为了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吴炜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医院里,回家无非是加班或者睡觉。因此,同事们经常调侃他“医院才是你的家”。

让病人“知病”愿治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围绕呼吸系统的疾病展开,简单的病症如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如哮喘、慢阻肺、肺癌等,都是科室的治疗范围。此外,许多危重症也都涉及呼吸系统。

  在他接触的患者中,有不少是中老年人。为了让他们“知病”,吴炜景给每个人都预留了就诊时间,仔细询问病症,用画图、模型、视频等方式向病人解释病因,通俗地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实在听不懂,他还会跟病人的家属沟通。

  门诊看得“慢”,就意味着下门诊的时间晚。

  一周三次门诊,吴炜景每次一坐就是很长时间,但他乐在其中。吴炜景说,在门诊遇到疑难病例,病人听完你的解释,愿意相信你,配合你治疗,且后续病情逐渐好转,这是当医生最舒心的时刻。

疫情下的逆行者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作为专业对口的医生,吴炜景在疫情发生后主动递交赴武汉参加支援工作的申请。通过后 ,他跟家人说明了情况,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2020年2月20日,他跟随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发武汉。临走前,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愿望:“期待那一刻,与你们共同褪下口罩,自由呼吸”。

22

吴炜景跟同事援鄂

33

疫情期间,他随队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支援

  面对未知,他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坚定。他说,疫情正好对口自己所学的专业,能被病人和国家需要,非常值得。

  医疗队在武汉接管的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两个病区。吴炜景及其所在小组负责第一班早查房,完成了医疗队的第一批咽拭子核酸采集,并对呼吸机等氧疗设备进行质检,以备紧急使用。同时,他和陈江木副主任医师对患者逐一进行病情梳理,制定了详细的交班模板,这条模板一直在医疗队沿用。

  时间到了3月底,天气回暖,每个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没有空调的病房里连续工作数小时。为了避免上厕所,大家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少喝水、少吃东西。一天下来,不仅憋闷,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听觉、触觉效率,即便只是触按手机屏幕、输入指令这种平时轻而易举的事,在红区也显得十分耗时。

为失联病人寻亲

  驻地与金银潭医院有段距离,坐车往返的途中要经过大江、大河、大桥。吴炜景看着空荡的街景,心里很是感慨。

  特殊时期,病房内外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些上了年纪的患者,只会说方言,几经转院,加上手机没电,彻底与外头的亲人失去联系。

  吴炜景主动承担起了“寻亲”的工作,其他病人知道后,热心地做起了“翻译”的工作。

  87岁的蔡婆婆,除了是新冠肺炎患者,还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I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高血压病、心衰等疾病,病情危重。入院时,她的前期诊疗资料不齐,无家属陪伴,语言不通,诊治存在困难。经吴炜景与既往经管医生沟通,在同病室病人的方言协助下,耗时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患者病史理清,还联系上了家属。

  电话接通后,蔡婆婆的家属非常感动,在电话中说:“吴医生,听到你这么负责地在了解我妈妈的病情,我就放心了,我妈妈能转到你们福建医疗队接受治疗真是太幸运了。”

当医生很有意义

  援鄂的工作,在紧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在武汉待了一个多月,当地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窗外,樱花盛开,鸟鸣悦耳,吴炜景仿佛看到了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吴炜景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平安归来,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金银潭医院给援鄂的队员们颁发了“荣誉职工”,还收藏了他们使用过的防护服。

  今年6月份,吴炜景去武汉参加学术会议,故地重游,心境截然不同。经过曾经走过的马路,看到熙攘的人群,他的内心很澎湃。两次去武汉都很匆忙,吴炜景期待着以后还有机会认真瞧瞧充满生气和人情味的英雄城市。

  “虽然我只在武汉待了一个多月,但这座城市跟我有了联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吴炜景说,援鄂的经历,让他对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感触。当医生能参与到他人的生命中,甚至跟陌生人成为朋友,它不仅是一份工作,充满着意义。(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玩转五一|“宋江阵”后劲太足 加演两场!
  • “惠女繁花胜似锦”系列活动暨惠女海韵休闲
  • 永春五里古街 “五一” 人气爆棚游客尽享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看见惠安|惠安小天坛 双拥之花绽放八闽大地 ——福建推进新时 漳州以旧换新补贴 再辟新渠道 漳州快递小哥荣膺全国青年先锋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场火热 从50年前的这篇报道,感悟总书记的劳动本 苏颂书院正式落成 厦门再添一处人文地标 厦门和美天地开门迎客 商业面积约6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