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海上赛龙舟万人包粽子:泉州各地举办各种端午民俗活动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6-19 11:05 http://www.mnw.cn/

  昨日大雨倾盆,可依然挡不住群众观看海上龙舟赛的热情,泉港沙格码头的海面上演着龙舟竞渡的火爆场面。在锣鼓声中,精壮的渔民挥洒汗水,同舟共济,在海面上展开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吸引众多群众在岸上围观。

­  沙格龙舟赛已有600多年历史

­  泉港 海上龙舟竞渡 岸上戏音缭绕

­  围观海上龙舟竞渡

­  昨日13时30分许,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一年一度的沙格海上龙舟竞赛开启,活动现场挤满了群众。12时30分许,记者来到沙格村,此时村口已经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车辆不得进入。记者随着村民徒步穿过一排排砖瓦房来到海边。

­  13时30分,海上龙舟竞赛正式开始,两艘龙舟并排着,每艘龙舟都有一人敲鼓、一人船尾掌舵,二十多名划手分坐两侧,奋力划桨。两艘龙舟瞬间冲出起点,船上的人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岸上喝彩声不断,场面壮观。同时,还有三四条船在龙舟旁边护航。

­  漂亮高耸的龙身龙头、被桨激荡而起的水波、清脆响亮的锣鼓呐喊声、整齐有劲的划舟姿势以及在岸上欣喜助威的人群,交织成一幅美丽的海上竞渡画面。

­  沙格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永乐年间起,至今已有600多年了,同时更是由于它特殊的海上的地理位置,沙格村也由此成了最早开展端午“海上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据介绍,每年的农历五月,很多精壮的沙格男子只要有机会,总要回家,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赶上一年一度的沙格龙舟竞渡,为了能在龙舟赛上为自己的家乡队伍出一份力。

­  搭台唱戏戏音缭绕

­  在端午节,沙格村除了举办龙舟竞渡之外,还有搭台唱戏的习俗,人们在观看竞赛的同时,又能够观赏戏曲表演。昨日中午,龙舟赛码头的东西两侧戏台上演经典莆仙戏,海上龙舟竞赛,岸上戏音缭绕。

­  记者了解到,海上龙舟赛还和妈祖文化息息相关。原来,每年端午节早上,在隆重的祭奠仪式后,村民们都会用大轿抬出妈祖神像,并由村民扮成各种神明,绕村巡游,民间称“出游”,以示驱障祛邪;而后把神像抬到海滩上的观礼台就座,观看龙舟比赛。

­  身着传统服饰 感受传统文化

­  沐兰汤、点雄黄、包香囊、刺五毒、包粽子……17日,一场独特的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在中心市区源和1916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身着传统服饰参与,感受传统文化。 (陈智勇 摄)

­  鲤城

­  万人包粽子 欢乐“粽”动员

­   昨日16时许,在鲤城区江南街道新天城市广场上,由鲤城区政协办公室、江南街道政协联络组联合举办的首届鲤城区端午节万人包粽民俗活动启动。在现场,主办方向市民提供了粽叶、糯米、红豆等材料,供大家免费包粽子,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小时的活动吸引了近万人参与。

­  包粽子民俗活动吸引近万人参与(吴彩明 摄)

­  昨日下着大雨,可市民参与活动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活动开始前,已有不少人在红色的长桌前等候。工作人员先将粽叶、绳子以及一盆盆拌好的糯米红豆放到桌子上,材料准备就绪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包起粽子。为了参加活动,家住江南街道的傅阿姨从家里带了两根长木棍,木棍顶端有几个钉子,她先将绳子固定在钉子上,然后麻利地包了起来。只见她一手托着粽叶,一手把糯米舀上去,再迅速把粽叶包好,用固定好的绳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用时还不到半分钟。“晚上回去就煮粽子吃,多包的粽子想送给亲友。”傅阿姨笑着说。

­  陈女士是江西人,得知有免费包粽子的活动,她特地从家里带了双筷子,她包的粽子个头明显较小,形状类似甜筒。她告诉记者,“这是江西粽的包法,老家也有包肉粽和豆粽,个头比较小,粽子包进粽叶时,需要用筷子捣实。”

­  鲤城江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史国海介绍,活动现场共安排了200张长桌,他们准备了3万个粽子的配料,包括粽叶、糯米、红豆等,此次活动,参与包粽子的人数是鲤城区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  晋江

­  观赏嗦啰嗹民俗 八方宾客齐称赞

­  “五月五,闹端午”,昨日,晋江安海沉浸在节日的海洋里,八方宾客观赏了当地嗦啰嗹习俗,不禁啧啧称赞。

­  八方宾客被嗦啰嗹习俗吸引

­  今年是安海建镇888周年。第十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七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隆重举办,历史文化名镇安海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海内外宾客缘聚于此,旅游观光、商贸考察,探寻海峡民风、文脉商机。

­  昨日上午,宾客们目睹了当地嗦啰嗹习俗。嗦啰嗹习俗亦称“采莲”,流行于泉州城乡及沿海聚落,并传播到台湾等地,至今唯有古镇安海仍然完整地保留。活动期间,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巡境,撑幡醉舞的旗手、敲打铜锣的铺兵、走着科步的花婆等,高唱歌谣,入户采莲,遍至港埠船家,送给“迎龙王”的人家几朵美丽的香花,一个吉祥的祝福。诙谐风趣,驱邪祛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嗦啰嗹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  晋江

­  挑战“水上捉鸭” 外国友人兴致高

­  昨日15时许,晋江安海安平桥景区演艺岛鼓声如雷,在大雨中,“水上捉鸭”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举行,上万市民撑伞观看,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别样的景致。

­  “水上捉鸭”考验选手平衡感和灵敏度

­  参加的选手必须走过一根七八米长的竹竿,而后挑落一个标杆,标杆与关着鸭子的笼子相连,标杆被触动后,鸭子掉落水中,一同掉进水里的选手,抓住战利品鸭子。看似简单的活动,选手们成功率并不高,很多人竹竿走到一半就掉进水里。“活动考验选手的平衡感和灵敏度。”主办方介绍。妙趣横生的场面,让岸上的观众呐喊声阵阵,笑声不停。

­  几位外国友人也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一位来自墨西哥,虽然挑战失败,未能收获战利品,但他说,非常好玩,很有趣。

­  据悉,安海的“水上捉鸭”相传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遗俗。(记者王金植 黄墩良王丽虹文/图)

原标题:昨日,我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赏民俗之美 品端午之韵
责任编辑:纪玮维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永春:青翠冠梨丰收上市 现采现卖人气旺
  • 南安新增12名泉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南安市领导组织察看易涝点、积水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本周初我国高温将达近期鼎盛 福建局部地 “海巡06”轮举办公众开放活动 大范围高温来袭,天气预报会“刻意”压低 石狮:菜花蛇溜进民宅藏床下 被消防员捕 未来几天厦门天气不稳定 体感闷热难耐 好戏连台 厦门暑假演出市场“星”光璀璨 全国奶业精英聚鹭 共探转型新路径 “厦门房票”小程序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