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2月13日讯 泉州鲤城会通巷,一扇古厝的正大门前,庄煜君小心翼翼地贴上一对“门神贴”,他反复用手抚平因木门纹理而起的褶皱,又站远了反复打量,这才满意地笑了。
这对门神贴,画的既不是威武的将军,也不是喜气的招财童子和赐福天官,而是一条鱼!瞧,左边的鱼握着长枪,右边的鱼端着大刀,鱼嘴里还吐着水,呆萌可爱,又喜气洋洋。
“它是泉州的滴水兽。”小庄笑着解释,这别具一格的门神贴,是他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设计的,灵感就来自泉州番仔楼上的排水构件——滴水兽。
番仔楼的滴水兽 跃上古厝大门
1992年出生的庄煜君,个头不高。事先征得古厝主人的同意后,他到会通巷贴门神贴。主人搬来一块凳子让他垫脚,他礼貌地感谢,贴完后,又小心翼翼地告诉主人,如果过年要贴春联,把门神贴撕掉也没关系。
“很多人还是比较传统的,没办法接受它。”小庄笑着说,他们已经贴了十几座古厝,在泉州领秀天地也贴了不少店面,相比之下,文创园区的包容度更大。今年春节,他打算要贴30栋古厝,让金鱼形象的“滴水兽”跃上泉州古厝的大门。
小庄说,滴水兽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排水构件,目前发现的主要集中于泉州地区,尤其以石狮为多。其中,石狮的永宁古镇番仔楼最为密集,大都保存完好。因而永宁古镇内的滴水兽数量多,种类丰富,工艺也最为精美。
想挖掘更多泉州元素 尽微薄力量去传承
庄煜君是泉州鲤城人,学习摄影出身,毕业后曾在公司上过班。去年7月,他成立了一家名叫“AOW十洲”的工作室,名字取自“云川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小庄解释,这句话形容了当时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也表达了他们要把世界文化融入泉州文化,创造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的想法。
工作室目前只有4个人,3个“90后”,年纪最大的是1984年的“三叶”,一个大一就主动辍学的大男孩。这幅滴水兽门神贴,就是他的亲笔设计,他说“遇水而发”,所以用滴水兽做门神贴是有道理的。
“潮牌不只是在衣服和鞋子上,也可以跟传统去结合。”说到泉州的传统文化,小庄和三叶都说,很多东西确实正在渐渐消失,他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等没有了再去关注,那就是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