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方便快捷但安全没保障
司机:收入没有之前可观
交通部门:私家车接入网约平台营运是非法的
打车,是市民出行绕不开的话题。滴滴方面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2月进入泉州市场,截至今年5月底,滴滴快车注册用户(包括司机)超过了百万人,服务人次超1500万次,这相当于800万泉州市民每人“滴过”两次车。另一组数据是,1个多月来,市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查获60辆“黑车”,其中接入网约平台参与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占了半数以上。交通部门提醒,私家车接入网约平台参与营运的,属于非法营运行为,将被查处。那么,网约车在泉州的生存状况如何?这些网约车该如何管理?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方便快捷是网约车的优势,但它的合法性及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陈明华 摄)
泉州有多少网约车?
初步估计,泉州地区注册网约车的司机有三四万人,一人一车,也就是说网约车有三四万辆。
曾先生在一家企业工作,他现在也是网约车的司机,空闲时会接几单,当作是油钱补贴。“最快一天就可以上路接单。”他向记者透露,他在手机上下载了“滴滴司机”的APP,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行驶证、驾驶证等证件,整个注册过程不到10分钟。注册完之后,等待网约车公司审核,一天后审核通过,就可以接单了。
知情人士张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泉州地面上有神州专车、滴滴出行、易到用车等网约车管理公司,一些公司用的是租赁车,司机是雇用的;一些公司是私家车接入网约车平台,司机就是私家车车主。
他说,泉州地区网约车司机超八成是兼职,30岁左右的比较多。这些司机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公务员、企业老板、外企白领、广告职员、教师等。
泉州的一家网约车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先生向记者透露,据初步统计,在泉州地区注册网约车的司机有三四万人,一人一车,也就是说网约车有三四万辆。据介绍,2013年6月,网约车在国内开始出现,泉州大概是2014年2月开始出现。“我们的后台数据显示,大泉州范围内,一天内网约车有三四万单生意。”陈先生说,注册网约车的司机个人信息资料、车型、车况等在网约平台上都可以查到。
他说,网约车的司机虽有三四万人,但真正经过专职培训的司机不多,只有三四千人。记者了解到,私家车接入网约平台的司机不经过培训就能上路载客,网约车管理公司自己雇用的司机则需经过培训。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司机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对于新进来的司机,首先要进行交通法律法规、礼仪礼貌、应急处置等内容的培训,培训后考试合格的才能雇用。
开网约车能赚钱吗?
现在加入的司机越来越多,网约车公司拿走的分成也越来越高,收入并没有想像中可观。
要出门了,市民点开打车软件,选择路线,不一会儿网约车就来了,那么网约车是如何分配客源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是按就近原则进行分配。遇到好几辆车与打车者距离差不多的情况,打车者如果有私藏司机,私藏司机优先,如果没有私藏司机,就按司机的接单评价,评价最好的司机接这一单。
6月15日,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一辆私家车利用网约车平台接单载客被查。(资料图片)
有人叫车,有车送客,必然会产生效益。那么这些司机和网约车管理公司如何分这块蛋糕?记者发现,各公司每单的收益分成不同。如果是私家车接入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车主与网约车管理公司一般是八二分成,车主拿80%,公司抽20%,有些公司的分成比例也会高于20%。如果不是私家车,雇用司机开网约车,司机的工资由底薪和抽成组成。
网约车的车费按顺风车、拼车、专车等不同种类进行收费。一般来说,顺风车、拼车的车费比出租车便宜,专车的车费比出租车高。以神州专车为例,其提供的是专车,起步价为13元,而出租车的起步价才8元。
“因为专车提供的是点对点的服务,所以价格比较高。”陈先生告诉记者,专车是专门为乘客服务的,车费比较贵。专车在平峰期、高峰期,车费又不一样,比如平峰期起步价为13元,高峰期可能就要18元。不过,各家网约车公司目前还在争夺市场,经常会有一些优惠活动,比如送优惠券、充多少送多少之类的,市民可选择的余地更大。
那么开网约车的司机能挣到钱吗?去年10月开始,唐师傅当起了网约车司机。“平台的奖励变少了,原来月收入轻松过万元,现在顶多六七千块钱。而且社会大环境也更严苛了,如果被抓到,罚款都要好几万元。”
6月26日,实地体验了一天,记者发现,跑网约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从早上8点开始跑到晚上8点,一共才接了7单,几乎都是短途的,全部收入不到100元。扣除汽油费,基本不赚钱,跟滴滴宣传的“月入上万”差得很远。
在记者加入的两个“滴滴专车”司机微信群中,100多名司机都是私家车主,绝大多数都是业余兼职挣个零花钱,他们普遍抱怨收入低。一名李姓司机说,“滴滴”“快的”在2014年刚推出时,订单多、补贴力度大,他专职跑“滴滴”一个月能收入一万多元,但现在加入的司机越来越多,“滴滴”拿走的分成也越来越高,导致收入差了很多。
相比较而言,“滴滴”收费比出租车便宜一点。记者查看详细的分成发现,乘客付的费用中,“滴滴”要扣除20%,每单还要再收取0.5元的安全管理费,还要再扣除1.77%的劳务公司管理费。也就是说,乘客付8元车费的话,司机仅能拿到5元多。
但与出租车相比,网约车的价格调整更灵活。上下班高峰期,网约车订单明显增多,价格也会上浮,“滴滴”通常也会适时出台奖励补贴,激励司机多上路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