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自3月底开始,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开始调头向下,特别是近日,下跌趋势明显。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国内油价的下调“窗口”或在5月份打开,国内油价有望迎来今年首次下调。
市场需求减少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
中石化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存增加、市场需求减少,是导致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自3月底以来,由于伊朗对解决核问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此前受局势推动所走高的国际油价开始回落。而从主要经济体的情况来看,欧洲经济疲弱,能源消费持续萎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量也显著回落。美国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但成品油消费仍处于历史同期低位。数据显示,全球一季度石油产品总消费量为每天8940万桶,环比下滑逾30万桶。
截至4月2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78美分,收于每桶103.05美元,涨幅为0.76%,全周则微跌22美分。6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微涨76美分,收于每桶118.76美元,涨幅为0.64%。全周来看,伦敦油价下跌3.07美元,跌幅为2.52%。
国内油价下调窗口隐现
今年2月8日和3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涨,93号汽油也因此进入“8元时代”。然而近期,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国内成品油下调的预期开始增强。
按照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油价走势参考布伦特原油、迪拜原油和辛塔原油三地原油价格,当三地油价在22个工作日内,其平均价格变化率达到4%时,国内油价相应调整。
按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自3月20日油价上涨至今,调价的时间窗口已到,倘若后期原油价格持续维持目前震荡走低态势,预计5月10日左右变化率将跌至“4%”。“若三地变化率跌破4%后,届时油价下调的“窗口”也将开启,国内油品市场将迎来今年首次下调,预计降价幅度为300元/吨。(据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