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以来,洛江区按照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抓规划、建项目、筹资金、明措施,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500多万元,培育南塘、梅岭、虹山、前溪、新告、市田、西头、新民等8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梅岭村被授予“泉州十佳美丽乡村”称号,新告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虹山乡虹山村被评为“泉州美丽乡村入围村”;重点打造两条精品线路,俞大猷公园至田格里拉生态园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游示范线”,区级美丽乡村旅游线路南塘村-新庵村-洋坑村-梅岭村日渐成型。通过努力,成功打造了一批亮点和样板,创造更多可看、可学、能示范带动的美丽乡村建设典型,以点带面、串点成线,使美丽乡村建设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
抓规划设计。立足洛江城郊型城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自然生态、自然山水,以及不同的地域农村特色、不同的农业景观、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风情,精心编制和执行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市、区级示范村和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线规划。例如,河市新告村已初步形成以“田格里拉生态苑”、“和园九品香水莲花生态农业园”、“壮元潭山庄”、“中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的生态旅游村。南塘村充分利用优越的天然条件,实施“新村规划”工程,规划建设惠女水库到蔬菜冻库木栈道,以及占地20亩的果蔬生态园、占地15亩的山地体育休闲公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马甲梅岭村完成了概念性规划,研究确立了建设“特色花卉生态旅游村”的发展定位。
抓示范带动。“点、线”结合,重点扶持和培育示范村、示范线,辐射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筛选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准备的村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今年继续确定5个区级示范村,持续提升去年创建的3个示范村。同时要求每个乡镇要重点培育一个以上成效较好、能够“拿得出手”的乡镇级示范村。组织召开8次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办公会和1次年度拉练检查,有效提升推进示范村的创建水平。另一方面,突出示范线建设。围绕沿路、沿溪、沿旅游景点和乡镇镇区周边,培育2条美丽乡村示范段。其中,两年来共投入600多万元建设俞大猷公园至田格里拉生态园市级美丽乡村游示范线,形成“一带、二区、八园”景观带。同时,紧扣“一村一策、凸显特色,注重特色亮点打造。新告村年底前将建成的约300平方米的新告村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预计可为参与经营的每户农户年新增收入2万元以上,为村集体年增加固定收入2-5万元。虹山村走古村保护型路子,将古森林、古民居、古驿道保护,与沿漈溪休闲观光带、油菜花观光示范片、瀑布景区整修有机融合起来,打造了古色古香、绿色天然的美丽乡村。
抓项目建设。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根据美丽乡村“六大工程”的建设任务,筛选、确定、推进一批项目,并尽可能将其纳入“五大战役”、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确定并推进132个项目,其中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42个,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工程项目12个,规划指导与建设管理工程项目10个,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项目20个,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项目18个,社会和谐促进工程项目30个。这些项目计划投入资金8867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863万元。二是加强项目督促管理。对项目进行捆绑打包,明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完成时间和责任人,采取按进度核拨建设资金方式,督促相关村抓紧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列入对各乡镇和村主干的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村主干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落实项目进度督查、月工作进度汇报和季度通报制度。
抓资金筹措。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区财政把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和保洁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按农村人口区级以每人每年30元进行配套,2012年9月以来已安排农村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经费800多万元。同时区委、区政府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列入年度区委、区政府为民办事项目,年度安排财政资金600万元,根据各示范村项目建设考评检查结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创建成效明显给予奖励。二是用好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主动将项目扶持与美丽乡村创建的重点结合起来,做到项目互补、成果共享,例如新告村争取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溪道整治、道路拓宽改造等项目。三是发挥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动员广大企业家、工商界人士、海内外乡亲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今年来,全区社会力量捐资投资200多万元。
抓宣传推广。一是舆论宣传造氛围。坚持造好氛围、造浓氛围,充分运用《美丽乡村建设简报》、洛江新闻网、大美洛江和“美丽河市”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为美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二是挖掘典型树亮点。通过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打动人、说服人、影响人,泉州电视台《活力泉州行栏目—走进泉州美丽乡村》层级类型篇和典型示范篇,专门报道了我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和成效。三是创新载体出成效。协同相关市、区有关部门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刺桐红 最美虹山行”乡村游、美丽乡村摄影采风等活动,组织参加“泉州美丽乡村”(厦门)旅游推介会,开展主题为“多彩河市,快乐乡村”的首届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季活动,增加社会各界对美丽乡村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