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一年来,洛江区积极抓创新、促转型,产业质效提升不断加快。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工业经济健康运行是强化创新驱动、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今年来,洛江区坚持以政策扶持为落脚点,助力企业发展,有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通过实施“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等专项行动,洛江区持续加大成长型企业培育力度,开展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辖区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车载对讲机于今年获评“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全区现已培育省级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1家。万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宝利来卫生用品等一批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3%。
同时,落实全市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13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谋划实施数字经济项目22个,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4家企业获评2021年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
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新认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增长58.9%,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1。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启动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实施建筑业资质升级培育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263.5亿元、纳税4.6亿元。
第三产业增势强劲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洛江区把加快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
在过去不久的“双十一”期间,洛江区各类电商企业积极“应战”,纷纷铆足力气抢抓商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全区销售总额达8.47亿元,同比增长39%,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得到推进,全区涉及网络销售企业已达1.56万家,网络零售额超100亿元。农村电商也蓬勃发展,辖区河市镇、马甲镇、罗溪镇入选淘宝镇,白洋村、新民村、后溪村等14个电子商务年销售规模达1000万以上的村入选淘宝村。
同时,2021年泉州首届全民购车节、“全闽乐购·洛江乐购生活节”“五一超级置家节”系列促消费活动等相关活动也广泛开展,在多方推动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32%。
洛江还紧紧抓住泉州申遗成功这一契机,策划洛阳桥遗产点等专题营销,有效融入泉州古城半小时旅游圈;仙公山新索道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打造新庵村“梦马庄园”等一批新乡村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洛江区立足稳生产、优结构、保安全、促增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秋天,河市镇新告村的千亩水稻田喜迎丰收。这样的丰收少不了科学的种植方式,洛江区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农技培训,引导村民不断改进种植方式,科学引水灌溉,配施有机肥料等方式,种植效率得到提升。
今年来,洛江区持续加强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抓好1.2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广有机肥5.2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7.3万亩;全年完成播种粮食面积2.9万亩、粮食总产量1.2万吨,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
与此同时,洛江区也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市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落实粮食、蔬菜、生猪稳产保供;投入243万元建成2700亩高标准农田,投入700万元完成小流域综合整治、山围塘除险加固等项目,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向好。
未来的洛江,将继续聚焦实体经济,突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洛江篇章。(郭晓玲)